3月4日的中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主席团会议,“选出”了10名主席团常务主席,依次是栗战书、陈希、王晨、曹建明、张春贤等。排名第二的不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王沪宁,而是中组部部长陈希。这是王沪宁并未按惯例掌控中共组织人事权的重要迹象。

此前三届主席团排名第二的常务主席,按惯例都由分管组织、宣传的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担任。盖因人大的换届人事是中共内定,具体议定高中低人选的是中组部和人社部,中编办敲定编制。加上国务院和政协的人事安排,以及面对众多外媒的外宣任务,如此大架子,当然是触角更广、地位更高的常务书记比单纯的中组部长更堪挑担。

但这次突然换成了陈希,只能说,不是担子小了(还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秤砣在后等著挑),而是挑担业务已物是人非。

此前越共中组部长范明政访问中国大陆,王沪宁未出面接见,由中纪委书记赵乐际接待,也是王沪宁组织大权旁落的一大信号。

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相当于中共党内的副总书记,按例分管党建、组织人事、宣传等,其实权可大可小,依时势依人而定。

回溯近期的五任常务书记胡锦涛、曾庆红、习近平、刘云山、王沪宁。胡、曾、习三位的职权相近,但胡是“弱储君”,书记处帐下虽有张万年、罗干和曾庆红等大人物,却完全不是听他的帐令。习虽是强雄,但在“储君”之位时韬光养晦,棱角尽收。唯有人脉甚广又极善钻营的曾庆红,背靠江主子,将权势用尽,一时权倾朝野。

到了刘云山,国家副主席的帽子被李源潮戴去,而习近平在中组部和中宣部分别安插了两名亲信陈希和黄坤明担任常务副部长,并对中组部高层大换血。如此一来,刘云山对中组部虽然还能说上些话,但对这个暗地里改姓了习的“孩子”,实在已使唤不动了。但对中宣系统,刘常委树大根深,党羽遍布,黄坤明孤掌难鸣、腾挪吃力,所以中宣部基本还在刘的掌控之中。

王沪宁在十九大“入常”,成为最大黑马后,手中的权力却比刘云山还缩了两圈。先是中央党校校长的职务被陈希夺去。国家副主席的乌纱也轮不到他,有王岐山候着。如今如果连组织人事权也与他说再见,王沪宁手里的就只剩下宣传系统和党建两张牌了。

问题是,中宣部长黄坤明是正牌“之江新军”。中央书记处其他几名书记与王沪宁关联孱弱:中办主任丁薛祥是习的贴身大秘,政法委书记郭声琨由习直管,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是赵乐际帐内之人,统战部长尤权是新任政协主席汪洋的营中将。党建这个东东在“党领导一切”的口号下,只怕也不是王沪宁能说了算。

王沪宁能掌控的,除意识形态这张皮,以及已明确接管的群团工作、暂时还扛在肩的中央政研室,只怕就所剩无几了。

由此观之,说王沪宁是近25年来最弱小的常务书记,也非虚妄之言。

作者:崔士方

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