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特里莎‧梅(Theresa May)在脱欧背景下,率领庞大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大陆,两国签署90亿英镑的贸易协议。然而,英国《金融时报》和《卫报》报道,特里莎‧梅拒绝了书面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会签署一份中国重视并积极游说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商务部则表示,两国签署的90亿英镑贸易协议,涉及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农业等等,没有提到两国有否签署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谅解备忘录。英国政府发言人向多份英国报章证实没有签署相关文件。

特雷莎‧梅表示“欢迎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但要留意“透明度”,会努力与中国合作,务求“符合国际标准”。美国、德国、澳洲等没有签署文件的国家也曾提出类似观点。

中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但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上月发表的报告指出,近九成的“一带一路”承建商是中国企业,来自外国企业的仅有一成。

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支持的一带一路项目起始阶段透明度偏低,加上中国企业得到国家支持,外国企业一般难以加入竞争,亦导致了贸易不平等的情况。

去年年中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德国、法国、英国等代表拒绝签署会议中与贸易相关的文件,德国官员对“一带一路”透明度表达关注,要求确保投标要求没有差别待遇。而美国代表、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马修‧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则认为,中国要建立更透明的竞投机制,并确保更多国家及私企参与。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

什么是“一带一路”?

多重挑战

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不代表能够顺利合作,例如斯里兰卡发现自己身陷债务问题,要卖掉港口,并表示拒绝中国投资炼油厂。

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匈牙利也在“一带一路”遇上挫折。

两国2015年签订的协议重点,是兴建连接布达佩斯及塞尔维亚的铁路项目。不过欧盟正在调查匈牙利有没有违反规定,没有经过竞标程序,把合约给予中国承建商,这项工程能否顺利完成仍是未知之数,亦反映了把“一带一路”项目带进欧盟,需要面对欧盟法规的挑战。

中国针对中东欧的战略部署除了“一带一路”外,还有2012年展开的“16+1合作”框架,中东欧国家在经贸上逐步向中国靠拢,令德国等西欧国家担心北京对欧盟影响力加深。德国外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去年9月曾呼吁北京要尊重“一个欧洲”原则。

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访问中国大陆,虽然口说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不过同时点出,这条路不应该是一条“新的霸权之路,让所经过的国家都成为附庸”。

一带一路基于古丝绸之路而设计,希望推进中国经济走向世界。

英国曾经带头加入亚投行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2015年,当年英国不理会美国反对,率先申请加入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创始会员,触发连锁效应,德、法等多国亦相继提出申请,每个国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亚投行成立之时,早已惹来外界忧虑监管、风险、透明度等问题,不过亚投行与“一带一路”两种事情难以相提并论,其中一点是一带一路项目的具体性。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乔纳森‧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形容,“一带一路”是一个品牌,而不是一项有严格规定的计划,任何大型项目都可以被解读成“一带一路”相关的项目。然而正因如此,如果项目延期、超支、破坏环境、倾向雇用中国劳工而非当地人等等,这些都会令“一带一路”及涉事国家名声受损。

英国智库皇家三军联合研究所主任拉菲洛‧潘图奇(Raffaello Pantucci)对《金融时报》表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广泛性概念,难以知道表态所支持的具体是甚么东西。

《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指,特里莎‧梅决定“正确”,认为一带一路构想具野心,但仍然非常模糊,而且中国多次忽略环境和人权问题,认为其他国家应该对中国牵头的计划保持警惕。

来源:BBC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