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证监会发表声明称,针对金融风险,首要是监管影子银行和银行同业业务。体制内学者说“地方债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之一”。这也变相坐实了中国金融风险的严重、难解。截至去年11月,中国地方债余额近1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学者何清涟曾指出,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其实依靠大量举债支撑。

据财新网报道,1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要求,严查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的行为,严查“阳奉阴违”或选择性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的行为。

通知称,针对金融风险,首要是监管影子银行和银行同业业务。

专家认为,地方债是中国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关键在于体制问题。(网络图片)

路透社同一天在报导中分析,北京当局尤其担心大规模影子银行产业,害怕爆发违约和贷款损失会令银行信贷难以为继。

2017年年末业界就曾警告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各国影子银行都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对比欧美和中国影子银行的情况可见,双方在组成形式和监管方面有很大差别。

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借债方包括中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商等。中国影子银行被称为银行的变相借贷,一方面将令地方债和“僵尸”企业债务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将增加银行信贷风险。

中国经济学者高培勇在今年1月13日的演讲中说,地方债是中国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关键在于体制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在去年末直指,地方信贷过度扩张,尤其是影子银行问题,将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风险。

早在2013年5月13日,里昂证券公布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债务总规模107万亿。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债务增长发生在2009年以后4年间,规模相当于GDP的110%,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影子银行和债券,面临极大债务风险。

经济学者何清涟分析认为,这一报告说明,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其实依靠大量举债支撑。借方是谁?当然是银行。举债者是何方神圣?地方政府与国企。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支撑,凡征地、“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所需要的钱均来自银行;地方政府要维持稳定,不能让工人失业,因此必须让银行输血,维持企业运转,哪怕这些企业成了僵尸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需求,堆在仓库里,也得继续运转,让国企工人能够继续领工资。

何清涟认为,从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基本依靠增发货币来拉动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副会长石小敏在2017年6月19日接受经济观察研究院的采访时,点出了陷入经济困境之由。他坦言相陈:“每年发的货币,除了堆到房子里,剩下都在债务链条里,……把自己当全部信心都压在了房地产里,天天往里堆,还能搞得好啊,……现在玩的已经快玩不下去了,……这两年如果按美元计,GDP接近零增长了”。

何清涟指出,同样的话,早在2010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就说过:“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印钞机”。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21世纪网评估发现,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

截至去年11月,中国地方债余额近17万亿元人民币。

来源:阿波罗网白梅综合报道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