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房价未来跌50%属正常”。对于2014年的楼市与股市,谢国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旧坚持着泡沫理论。同理,他也认为A股每次大涨都成为泡沫,近期股市的表现也没什么不同。在中国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没有消化之前,A股难有好的趋势,股民想靠炒也很难炒上去。
他的文章里很多时候充斥着“石油泡沫”“地产泡沫”以及“股市泡沫”等类似词语,因而被人们戏称为“泡沫先生”。
1997年,他曾因成功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来临而一举成名,此后又因始终坚持泡沫论而被外界视为总爱唱空中国股市与楼市。
他看空楼市与股市的观点曾被人质疑,对此他解释称,“中国现在需要各种真实的声音,我在经济领域发表独立的观点,仅是个人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我也接受不同的批评和观点。”
这就是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准确的“唱空派”
“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旦你预测了,就一定要坚持,肯定会等到你的预测实现的那一天。”谢国忠曾经这样自我调侃。
他从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到现在的玫瑰石顾问公司任首席经济学家。这十几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诸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
谢国忠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源自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预见到了陷阱。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之后,这场风暴不断扩大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而此前,他已看到“亚洲经济有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使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
实际上,1997年年初,当印尼的贸易顺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财政也平衡的时候,谢国忠就曾发表报告说印尼的经济会崩溃。“我懂得印尼经济里最大的问题是腐败。”谢国忠解释称,印尼的财富是虚的,里面其实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国人不愿意把钱放进去的时候,空架子就会倒下。
曾经的互联网泡沫(又称科技网络泡沫)同样令人心惊。这场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互联网相关企业的股价快速上升,最终于2000年3月达到炒作顶峰。
然而,泡泡吹大了终归破裂,网络经济泡沫同样如此。在2000年3月,以技术股为主的NASDAQ(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攀升到5048,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当时的指数比已经炒到高位的1999年又翻了一番还多。然而疯狂的上涨终究带来了疯狂的下跌,仅仅6个交易日,NASDAQ就从3月10日的5048掉到了3月15日的4580。
统计数据显示,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抹去了技术公司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
对于此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在谢国忠看来,是因为那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手中的股票限售期刚过即大规模抛售,惊醒了投机者。
今年,他同样也不看好科技网络股,“科技网络股是大泡沫,千万不要去碰,像电动游戏也算是科技吗?”他甚至觉得目前风头最劲的腾讯控股估值也已经过高。在他看来,腾讯控股历史市盈率逾50倍,虽然网络游戏带来不少收入,但长远前景仍然看淡,“游戏都是害人的东西,害人的东西走不远,日本网游公司后来就限制年轻人每月消费额。”
更严重的2008年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国房地产引发的。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到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谢国忠指出,2007年美国楼市泡沫破灭,是因为次贷到期了,投机者突然发现自己还不上钱了。
逃不掉的泡沫
中国股市慢慢走过了熊市7年,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最低1849点后,在今年反弹到了3189点。就在市场对股市上涨一片叫好时,谢国忠仍然坚持着中国股市楼市存在泡沫。实际上,从大摩的经济学家到独立经济学家,他对楼市股市的看法几乎没有改变过,尽管中国房价几乎一直猛涨,股市也逐渐有了起色。
一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围绕着泡沫争论不休。谢国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房地产已经成了用来投资的商品,购买者追求收益,不断抬高房价,就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要存在投机心理和投机需求,楼市的泡沫就会一直被吹大。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格泡沫,价格调整是必要的。虽然经过政府调控,把投机推高房价的最高点可能是削掉了一部分,但只是减轻了泡沫破裂会造成的调整之痛。如果政府不干预,房价的确还可以继续上涨,但只要是泡沫,就会有破裂的那一天。
如今,他对“房价未来跌50%属正常”的预测再次引起了市场关注。
“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全球房地产市场都在暴跌,唯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牛市中。事实上,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谢国忠说。
“我原来认为是在2012年,2014年年初我改变了我的预测,当时认为2014年下半年将开始下跌,但这个下跌不是一步到位的,先期先下跌20%~30%,之后可能会有反复,到2014年会出现房价下跌50%。”谢国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他对国内楼市供求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存量房高达160亿平方米、开发商囤地30亿平方米、政府也握有40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即便今后城市人口总数到10亿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因此,楼价高企其实都是货币吹出来的。只有当开发商把楼价降到首次购房者有能力购房的时候,才能消化如此之多的存量房,这就意味着楼价要大幅下调。
不过,他预测房价在2017年触底,“房价2012年下跌,2013年出现明显反弹,2014年将是又一轮下跌,之后又会有一轮反弹,但反弹幅度将远小于2013年。其后还会有一轮下跌,市场将最终在2017年或2018年触底。”
自2014年11月底降息以来,A股表现疯狂,迄今已上涨不少。公开数据显示,11月27日,以美元计算,中国股市总市值当日首次超越日本股市,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市。因为数据显示,当日早盘上证综指涨幅为0.7%,日本主要股指之一的东证指数收跌1%,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值达到4.48万亿美元,而日本股市则下滑到4.478万亿美元。
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近期中国股市的大幅上涨是非理性的,并不反映经济的基本面。
谢国忠则表示,中国股市的大涨是杠杆使用增加催生的又一个泡沫。A股每次大涨都成为泡沫,这次也没什么不同。在他看来,在中国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在没有消化之前,A股难有好的趋势,股民想靠炒也很难炒上去。
2008年,中国股市曾暴跌65%。而在此之前,谢国忠也曾警告中国股市将会崩盘。
再者,谢国忠对经济也非常有研究。今年有一个热词,叫做“经济新常态”。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从九个方面阐释了经济新常态。
谢国忠认为,中国增长速度从高位走向中等速度可以理解。同时,也有很多其他方面可以理解的,其中之一就是投资过多。从占GDP的50%应该降到GDP的30%,这才能够跟中等速度相匹配。速度降下来,投资规模也需降下来,这就需要政府和国企进行改革;其次,减税,减税反而可以增加家庭需求。
在他看来,这一系列的配套政策都需大家去理解,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速度问题。
见证篇
谢国忠离开大摩
2006年9月29日,身为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离开了他服务9年之久的公司。除了一句“因个人原因”这样含糊的说辞外,老东家摩根士丹利方面没有具体解释他为什么突然辞职,而他本人更是保持沉默。
有心人搜集了同一时间内大摩大肆投资收购国内(尤其是上海)房地产项目的数据和例证,批评这家在中国市场渗透最深的著名跨国投行是“唱空做多”,有为谋利益不择手段之嫌。一场本来是关于市场走向的争论,演变成对一个投行经济学家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的拷问。
—-本报2006年10月9日报道
坚定的唱空言论
2004年10月
谢国忠发表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房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一文之后,就开启了他近十年的“唱空中国两市之旅”。“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认为中国房地产存在“严重泡沫”,甚至不断给出房价跌幅。
十年来,谢国忠屡屡抛出“涉房”“涉股”言论30余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军一号”。
2014年,在股市反弹和楼市平缓的局面下,谢国忠的立场丝毫没有改变。他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劝告人们“脱手”房产和股票,用现金为王等待新的机会。
仅仅2014年一年,谢国忠对楼市就有过三次预测。2014年11月,他表示:“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全球房地产市场都在暴跌,唯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牛市中。事实上,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
2014年8月
他坚信房地产市场将一轮一轮缓慢下行,中国房价会下跌百分之几十,而且房价将会在2017年触底。不仅如此,他还声称中国进入了一个比较长期的房地产熊市,中国未来5年内,房价绝对不会涨。
2014年5月
谢国忠预测年底房价下跌25%,三年内的跌幅将达40%至50%。
实际上早在2009年,谢国忠就表示过“2012年中国楼市终将破灭”。此后到2010年,他先后10次表示了“中国房地产已进入熊市,未来五年大城市房价跌一半”。
2011年
谢国忠给出房价具体下跌幅度就在25%,三年内会继续同样跌幅。同时,他预测2012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拐点。
时至今日,中国楼市并没有如谢国忠预期的一样惨淡,很多人可能也感觉谢国忠的危言耸听。然而,当这位“屡败屡战”的预言家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时,可能他的初衷仅是让市场不忘背后泡沫风险。
信源:天津楼盘网
2015-01-04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