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四向银行体系注入530亿美元,这是政策制定者放缓激烈的去杠杆努力的最新迹象,这项努力在最近几个月导致国内银行出现动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告诉中共中央政治局,“金融安全”是今年的头号政策重点。此言导致央行收紧流动性,同时雄心勃勃的新任中国银监会(CBRC)主席掀起一场“监管风暴”,在银行体系内引发冲击波。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PBoC)对于注入资金变得更为慷慨,而中国银监会推迟实施一项重大的新指令,这场风暴似乎已经过去。

“最近几个星期出现了放缓货币和监管收紧的明显迹象,”瑞银(UBS)常驻香港的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汪涛周四写道。

中国央行周四通过其中期借贷便利(MLF)向银行体系注入3600亿元人民币(合530亿美元),两倍于同日到期的这类贷款(1800亿元人民币)。

分析师们表示,监管者之前低估了收紧流动性和更严格宏观审慎监管的组合拳的影响。其结果是,强力推进的去杠杆努力威胁着要引发它旨在防范的危机。

今年春季,就在中国央行收紧流动性之际,中国银监会在雄心勃勃的新任主席郭树清领导下,发出一系列指令,警告各银行要回避各种高风险操作和交易结构。

银监会进一步指示银行进行“自查”,并向银监会报告其之前从事的操作,最早的报告最迟须在6月12日提交,最后一份报告最迟须在7月15日提交。

在接下来的几周期,流动性紧张和银监会指令相结合,在债券市场引发震荡。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反转,因为各银行抛售期限较短的债券。

但在上月,受尊敬的财经新闻网站财新网报道,银监会已悄悄延长了自查报告的截止日期。与此同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7日回购利率在7月份平均为2.76%,低于6月份的2.93%。

“鉴于去杠杆取得一些成果,央行让流动性企稳的意图是明确的,”九州证券(JZ Securities)在北京的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

但瑞银的汪涛告诫称,最新的宽松措施很可能是暂时的,因为去杠杆和金融风险控制仍然是首要任务。

“最近的宽松不应被视为监管收紧将要结束,而只是调整步伐,改进协调,”她补充说。

当习近平在周五和周六召集最高政策制定者举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时,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预计将成为一大议题。

这个会议每五年举行一次,以往曾开启监管架构的重大改革,包括2003年建立银监会。有传言称,领导层将把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合并成一个“超级监管机构”,由央行领导。

郭树清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均已对监管套利表示担忧,这是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挑挑拣拣,目的是享受最宽松的规则。

多数分析师都不预期会出现一家完整的“超级监管机构”,但很可能会有某种改进机构间协调的机制。其中一个可能性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向国务院汇报的一个跨机构委员会。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