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印度政府启动税制改革,宣布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关税。此举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刺激全球的手机厂商加速在印度建厂的脚步。

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富士康集团此前就已经与印度地方政府签署协议,将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富士康的一名高管表示,根据印度政府最新的变化,富士康将会加速在印度投资建厂。

据外媒7月4日报道,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宣布计划在印度浦那投资80亿卢比(约合1.235亿美元)建设家电制造工厂,该工厂预计2018年底投入运营,在未来五年中有望创造500个工作岗位。

今年6月,三星也宣布将投资7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65亿元),增加印度工厂的手机产能,据说目标是最早在2018年将手机月产能提高至1000万部、冰箱产能提高至20万台。

而中国手机品牌OPPO、vivo、金立、联想、小米等公司均先后在印度制造业扎根,这场在印度加码手机制造的竞赛早已全面拉开。

“目前在印度设厂的手机相关企业近百家,未来3-5年,手机核心部件厂商也将逐步向印度迁移,印度手机产业链已经初具雏形。”在印度中资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看来,印度很可能成为继中国之后新型产业制造基地。

早在四年前,中国手机产业包括品牌商、代工商、零件配套商(电池、充电器)、包装商、材料供应商等等,就开始纷纷开进印度,受到当地的欢迎。

除了手机制造业争相涉足印度本土建厂,汽车业也在大举进入。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曾表示正在与印度洽谈,请求在印度建立新工厂之前,暂时削减其进口关税,因为印度海关会对进口的整车征收60%-100%的高昂税费。今年6月,上汽集团对外宣布正计划开建其第一个印度工厂,上汽也或将成为第一个进驻印度的中国车企。

实际上,早在1995-2000年期间,韩国现代,美国的福特、通用,日本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就已经开始在印度工厂生产汽车了。

因2000年后,印度政府取消了进口汽车数量限制和外资占股上限。这让100%的外资汽车公司在印度成为可能,一时间引得传统汽车制造商争相进军印度。

手机、家电、汽车厂商为何纷纷奔赴印度建厂?印度将给他们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印度优势:充足廉价劳动力+市场空间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前列,劳动力成本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作为制造业基地的主要优势。

对于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产业而言,35岁以下人口占比达到64%的印度无疑是最佳的制造基地。而且,印度25岁以下人口达到5.98亿,可以保障未来20年内的劳动力充足。廉价、充足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手机厂商的低生产成本以及竞争力。

目前,印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590美元,而手机的覆盖率竟然不到20%。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而言,这意味着有8亿的市场缺口,而这还是包括更新换代的情况。

随着印度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增长空间将非常可观。

汽车厂商对于印度制造的追捧相比手机而言相对较弱。原因主要是印度国民消费力不足。以印度本土第一汽车品牌是塔塔集团为例,该公司旗下的热销汽车塔塔Nano售价业只不过10万卢布(约1.85万人民币)。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市场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印度本土的手机和汽车市场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这样的市场下,短期内汽车制造商只能通过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制造成本,但长远考虑印度的汽车品牌迟早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提升。

此外,在规避了60%-100%关税后,汽车品牌在产品售价上将获得更多调控空间。

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简单来说就是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

一是因为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中国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从不足2%,上升至20%以上,创造这一奇迹的重要原因,就是低成本优势。1978年,中国劳动力月工资仅为美国的3%,也显著低于泰国等亚洲邻国。到了2015年,中国劳动力月工资达到美国的20%,泰国的145%。”武汉大学质量院院长程虹表示。

但这并不是最新趋势,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特别是中国的制鞋和服装业已经大批迁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甚至孟加拉。

IDC全球机器人研究总监Jing Bing Zhang认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价值提升,工人的工资上升,低成本制造业正在逐步被挤出。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