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苏轼在《贺欧阳少帅致仕启》里也说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若愚〞,已进入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还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此机会,斗胆请求大王赐给我田园,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应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劝告王翦,不可如此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动声色地支开左右,这才对手下心腹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壹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怀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2、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也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淡泊,是一种人生的智慧。〝看窗外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这壹幅对联,是明朝陈眉公《幽窗小记》里面著名的壹句,意思说的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壹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的应有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样的平和心境,这样的淡泊自然,谁都可以拥有的境界,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得到。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人无志不立,奢华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自古英才出于寒门,正是由于家境一般,享乐诱惑就少,知道世事生活不容易,寒门之子自然会早早立志,发奋努力。

3、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早在《汉书·枚乘传》就有了〝滴水穿石〞的类似说法,〝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就出现了这个成语: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壹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壹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壹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有个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著书的故事,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让人感动。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他的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壹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

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

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

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4、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做学问、做事业都是极艰难之事,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积累,等待时机,还要经受失败、挫折的一次次的打击,所以没有充分的积累,贸然妄动,结果只能是失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壹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览天下事物,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是要〝厚〞;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钻研事物之理,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就是要〝积〞;只有〝厚积〞了才会有第三境界的〝蓦然回首〞,即〝薄发〞。

以柔克刚的态度是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壹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5、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大的文明体系都是包容、融合众多子文明形成的。中华文明的初期的〝诸夏〞与〝夷狄〞,农业文明不停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碰撞、融合,后来佛教传入,古印度文明的壹部分逐渐融入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本就是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的结晶,融合了古希腊的理性、科学精神、民主传统,犹太宗教,还有古罗马的法治传统。

这两大文明之所以大,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因为它们〝海纳百川〞。

6、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壹’傲’字。〞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人最容易在自己最自负的那方面〝掉链子〞,出丑丢人。

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这名字的由来是有一个故事的。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有一年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

张家的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张英的大度和气量至今传为美谈。

7、涵养心性诚敬存之

道家的涵养心性,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因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壹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

儒家在涵养心性方面下功夫,用诚用敬,宋代大儒程颐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己。〞

〝体仁〞就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了,需要〝践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实践,途径就是〝存诚〞和〝居敬〞。

存诚,就是对事物长期永恒的激情,居敬则是对事物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结合,才能有学习钻研的动力,以这样的精神,才能格万物而知天理。

对待事情浅尝辄止,敷衍了事,是壹生碌碌无为的行为表现,瞄准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借助实实在在的路径,壹步壹个脚印的往前走,并且对过程存诚存敬,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冒进,不退缩,并且又不失激情。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后事天,先渡己而后渡人,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8、君子慎独唯德感天

〝君子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坦荡,一种伟岸。说起慎独,不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今天处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慎独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独是一种智慧,上种谦虚,一种淡定。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慎独就是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中,体会着生命的乐趣,而不是在张扬下吹嘘着自己,贬低着他人。慎独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美丽与永恒的。

慎独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感受慎独这份情怀,人生的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我们都会在自我陶醉中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并且感受生命的恬然。只有具有慎独精神,才有宽容与礼让,才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正是由于缺乏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有人用自己的灵魂和人格作抵押而求壹劳永逸,却不愿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进行创造性的投资,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也正是由于没有慎独的境界,于是有了贪官污吏。

东汉杨震是个廉洁的官员,他从荆州赴东莱郡(今山东省掖县)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

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夜里怀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见。杨震见状就对这位门生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王密回答:〝没关系,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认真地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说得王密拿着金子羞愧离去。

这就是〝杨震四知〞的典故。

9、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国哲学重要命题。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终极真理。

《易》之〝三义〞包括:简易、不易、变易。这〝三义〞概括起来就是〝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人往往追逐过多的外部欲望,忘却了自己其实不需要那么多东西,〝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其实生活是简单的。

《庄子·天地篇》中讲了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壹老丈正在菜园里抱着水瓮浇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子贡对他说:〝有壹种机械可以让妳省力气,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壹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橰(古代的杠杆工具)。〞

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壹安定;精神不能专壹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妳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罢了。〞

10、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壹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曾国藩九江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伤心之下,投湖自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郁郁寡欢。

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

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壹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壹试。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壹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壹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心想:〝尽管《道德经》我都会背诵,也不妨再好好研究壹下〞。

曾国藩一边反复阅读《道德经》,一边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来的挫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

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

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

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

后来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

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推崇的正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家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

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家是修炼心境的。

来源:腾讯网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