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29日林彪出面,编造了毛泽东对于饿死几千万人的空前浩劫没有任何责任的谎言,那就得找一些替罪羊。等到了1962年过去、大饥荒也已经基本解除,毛泽东就着手把与几亿农民直接有关的基层干部推出去当替罪羊了。

在大饥荒中被饿死的中国农民。(网络图片)

1963年5月2~12日,在杭州召集的有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上,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10条》)。在会议之前,毛泽东认为开展“四清”(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运动是必要的。通过清理大队、生产队干部四不清的问题,多吃多占的问题,来激起饥饿的人民公社社员们的愤怒,从而转移农民们的情绪方向,产生前几年的灾难责任在于顶头小领导而不在天边的大领导毛泽东的错觉。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简称《后10条(草案)》)。《后10条(草案)》规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抓住5个要点……地主、富农子女一律不能担任本地的基层干部,一般地也不宜负责会计员、记分员、保管员等重要职务。同地主、富农子女结婚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当党员、当干部,主要根据本人表现。这些条文,增加了下面人斗人的混乱,也就增加了毛泽东意在鱼目混珠、李代桃僵戏法的成功。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简称《后10条(修正草案)》)。《后10条(修正草案)》与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制造的《桃源经验》下发后,开展社教运动的社队,一切权力归工作队,形成了广大基层干部人人“过关”的局面。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印发毛泽东主持修改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23条》)。这个《23条》,在四清的内容上又升级了,改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最先的四清只是升级后的四清之一(清经济)而已。对于形势的判断,首先是“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解决办法自然是“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毛泽东偷梁换柱寻找替罪羊的骗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毛泽东又多次利用了它作为推行各种运动的指导思想。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