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5月31日报道,本周,在加拿大和世界各地都将有纪念天安门大屠杀25周年的纪念活动、烛光守夜和示威,但在中国没有。
中国政府已成功改写了这个国家最近的历史篇章,将站起来要求民主的和平示威者“铸造”成是反革命分子,将那些勇敢的士兵捧为名人。
中国学者、哈佛大学讲师何晓青说,政府成功地宣传被修改后的历史来掩盖真相。她是《天安门流亡者:中国争取民主之声》的作者。
“即使是在1958年到1962年期间发生的大饥荒,饿死了3600万人,他们将这归结为三年自然灾害”,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两倍。”
没有人能证实天安门大屠杀中的死亡人数。这个数字介于几百到几千。中国红十字会曾经一度估计是2600人,后来撤回了这一数字。
改革者去世
自由派改革者胡耀邦的去世点燃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抗议。他因赞成政治和经济变革、反对党内精英的腐败而被废黜共产党总书记职位。
起初,学生们只是聚集在一起哀悼,但他们的悲痛很快就变成了抱怨。他们呼吁民主改革,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政府问责制。
北京市民一道支持这场民主运动。过了几周,学生们绝食的消息传遍全国,在大约400座城市出现了同情学生的抗议活动。
其中之一是何晓青所居住的广州,那时她是一名17岁的学生。因为靠近香港,她能看到香港电视播出的天安门的图片和故事。
“当我第一次告诉我父亲我想加入示威时,他只是不假思索地说好的”,何晓青回忆说。“这是在中国各地发生的一场全国性运动。”
血腥镇压
最后,政府决定必须用武力来终止这场抗议。当局于5月20日宣布戒严,领导人邓小平调动了20万到30万军队,包括坦克和直升机。
6月3日晚,士兵首先向手无寸铁的示威者开枪,屠杀持续到6月4日凌晨。有报道称,坦克辗倒了里面还有学生的帐篷;士兵不只是在街上开火,而且射杀周围阳台上的旁观者。
当天上午,军队朝那些上街寻找孩子的父母开枪。被激怒的市民试图用棍棒、石块和燃烧瓶反击,有士兵伤亡的报告。中国政府后来用这些事件来争辩说,部队有理由使用武力,他们是在正当防卫。
大屠杀后,当局大规模抓捕示威者和同情者,其中一些人被处决,其他人被监禁。政府下令媒体停止播放,并关闭卫星传输。他们逮捕了许多中国记者,并将外国记者驱逐出境。
军事镇压后,当何晓青回到学校时,她手臂上戴着黑纱以示哀悼。“我的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如果你不把它摘掉,从现在开始没有人能保护你。”她摘下了臂上的黑纱。
“我是一个懦夫,我不想被学校开除,我不想坐牢”,她说。
修改历史
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压制进一步的抗议,并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
“一方面,政府希望确保那些参与过、经历过的人会记住,如果他们再来一次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何晓青说。“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政府要确保他们不知道,或者,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只知道官方版本。”
政府通过一个精心策划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来宣扬对该事件的官方版本,其中包括修订教科书。何晓青说,从本质上来讲,政府是要说服民众,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是一体的。
“那些士兵成了共和国卫士,军事镇压是为了繁荣稳定的必须手段,也是反对西方分裂和削弱中国的阴谋”,何晓青说。
“这就是为什么在2008年奥运会前,我们看到全球涌现出中国的维护者,举起红旗,诅咒达赖喇嘛。当你批评那个政权,他们觉得你是在批评中国和中国人民……与此同时,让人感觉到中国是西方的受害者。”
在中国,不允许公开谈论或撰写天安门事件,任何带有6月4日这个日期的资讯立马就会遭到长城防火墙的拦截。何晓青说,有一段时间人们用“5月35日”来指代“六四”,以便绕过中国的审查,但现在该日期也在被禁之列。
在海外,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来传播它的信息宣传。通过提供资金、提供免费的教师和教学用具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百个孔子学院,在加拿大的院校里有8个。孔子学院对学术自由的影响一直引人担忧。
何晓青说,天安门大屠杀仍然是一个没有愈合的伤口,直到中国人民被允许哀悼之前,这个伤口都不会愈合。
“我们从来就没有给予任何哀悼的机会,哪怕是为死者点燃一支蜡烛。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愤怒和恐惧。在一个社会里,对历史和记忆任何一种形式的镇压,随之而来的是各方面的扭曲:心理上的、政治上的和社会上的。”
2014-06-01
作者:Talin Vartanian, 赵亮 编译 来源:博谈网
2017-05-31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