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Past:缺爱的人们

让我们开诚布公的谈这个问题,对一般人而言,我们天天都得面对「不满足」的考验。不满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种被社会学家称为「相对剥夺」(relativedeprivation)的感受。

这种感受来自外在因素,尤其在我们「以为欲求理当获得满足,却受阻于外在条件」,尤其「别人有,我没有」时强烈。[1]

相对剥夺感,在爱恋男女方面,同样能够诠释某些令人困扰的现象。就在前两天,一位年近四十、未婚、事业有成的女性友人问道:「为什么台湾男人不喜欢聪明的女人?」

撇开地域和性别框架──无关台湾,更不仅止于男性─在我身边,无分男女都有些主观或客观上,从外貌、工作能力和收入等方面都不差,不乏异性关心的朋友,但他们都觉得自己倍受冷落。

当然他们的寂寞感受是真,但这种感受有时并不是身边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不够好,而是来自与他人相较的结果。

也许你曾经做过类似的事,和前任分手后,不时通过网络或共同友人,「关心」对方近况。

当你对前任的依恋逐渐消逝,原本将其捧在手心的仰望渐渐回归水平,甚至自嘲「当初怎么会为这个人痛苦的死去活来」之际。

某天,却因为前任突然晒了一张恩爱的照片,甚至一家三口出现在眼前,当场把你所有百日来为重获自由而努力的奋斗,砸得灰飞烟灭。

从相对剥夺的感受,反映出一个问题:「共享乐可能比共患难」更难。

当我们看着和自己能力差不多,付出不相上下的同事得到拔擢;

当我们目睹条件不如我们的闺蜜觅得良缘;

当我们眼睁睁面对昔日战友,获得莫大的成功,竟让我们顾影自怜。

这些经验都在提醒我们根本一点都不大肚,我们心怀忌妒与不满,愤恨的情绪充斥。

我们一方面对自己失望透顶,另一方面又对那些「竟然」过得比我们好的人燃起恶意。

§Present:吊诡的爱情市场

针对坊间关于感情的相对剥夺论述,大抵不脱离上述范围,但撇开那些对自己认识不清,过份自恋的人。以及人所不能控制的命运、机缘。

这根本无法解释在一般寻常生活中,为什么确实有人内外兼修,却没有获得更多被爱的机会。

我们不妨通过经济学的行为心理理论来解读这个现象:

◎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

当我们对一个人了解不深,我们往往会做出对自己最保险的选择。

所以即使一个人很优秀,但为了确保我们不会在交往过程中,不会因为彼此的认知差异受到伤害,有时我们反而会转向相对来说条件差,但自认能够掌控的对象。

这类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Akerlof提出的经济理论:他以美国二手车市场的现象为例,质量好的二手车俗称「桃子」(peach),质量差的二手车俗称「柠檬」(lemon)。

当卖方手上的是桃子,自然不愿意降低求售,而买方往往因为无法判断车子的好坏,总是先杀价再说,直到价格落在一个买方可以承受风险的范围。

结果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既然好车难卖,干脆多进一些质量不高,但符合多数消费者预期价格的车。

更严重的结果是车厂也不愿意投入高成本生产好车,因为用料差的便宜车反而受欢迎,能够赚取更高的利润。

Akerlof认为这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结果,所以有些条件好的男女,他们得不到关爱的眼神,因为条件好的另一个面向,就是和追求者间的差距拉大。

当这个差距大过追求者自认可以承受的风险(年龄、资金投入等),他可能就会选择放弃。

不过男女之间还是有不理性的因素存在,譬如盲目疯狂的爱恋,但这种机会不见得被追求者(卖方)会买单,这个僵局就在于买卖双方内心的底价落差。

毕竟我们不是车商,没有办法同时拥有复数产品,我们只有自己「一个人」,经不起高风险的交易。

§堕落的市场

进而,当一个市场的商品质量越来越差,非但会伤害消费者,还会危害整体社会。

这间接的解释了某些女生认为「女孩子要装笨,才会讨人喜欢」的观点,因为当一位「柠檬」,等于降低被追求的门坎,易于推销自己,吸引更多男性追求者。

但风险就在于,会买柠檬的消费者,可能本身也是柠檬。

当社会上缺乏向上追求的动力,有更多缺乏积极正面人生观的人组成爱侣,造成潜在爱情易于决裂的可能性。

假使两个人在将就的过程中互相挖掘对方的好,一同提升自我,那么爱情将会逐渐升温;可假使两个人难以脱离将就所带来的自我厌恶感。

自我厌恶往往有意无意的投射出去,让一个人情绪不稳,看伴侣不顺眼而造成冲突。

实际上,发怒者看不顺眼的是「被迫卑躬屈膝的自己」。

可以想象,经过几段糟糕的恋爱经验,非但自我厌恶感得不到解救,还可能增加自卑感,甚至失去对爱情的憧憬,直到对爱情麻木,将就过一辈子。

甚至对自己的儿女传达「爱情不可信」、「不要跟最爱的人结婚」、「漂亮的女人不可信」等盲目信念,使一个人对爱情的希望之火还没点燃就被迫熄灭。

就在彼此认知差异和风险评估的双重因素下,产生了道德和选择行为,为低风险而放弃自我提升的恶性循环。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毋宁说,「并非男人不喜欢聪明的女人,而是缺乏信心的男人做了委屈自己的选择」。

来源:壹心理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