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上台后强调「依法治国」,外界原本期待他尊重个人权利、遏制政府权力,但异议人士续遭镇压。分析认为,习采用「法家为里,儒家为表」,讯号矛盾,最终令人失望。
  
英国金融时报今天刊登一篇文章分析习近平「依法治国」方针的矛盾讯号,指习近平正在为他所谓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寻一个新的道德和伦理基础,决定深入往中国历史和传统寻找。
  
文章指出,在「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第18届中央委员会第4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外界可能会发现,会议的成果可能是一套技术性改革措施,增强深受腐败困扰的法律体系对腐败的打击与防御能力。
  
文章说,一些人寄望能在习近平领导下,实现更温和的威权主义,即尊重个人权利、遏制政府权力。到目前为止,抱持这种想法的人因习近平在公开谈话中反覆提到孔子而感到安慰,因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代表中国社会统治柔性的一面。
  
然而,文章指出,习近平也祭出中国法家思想的黑暗传统,即强调严刑峻法来确保官员和普通民众「循规蹈矩」。法家思想视法律为独裁者把持权力的工具。
  
中国大陆民间,包括维权、异议和宗教人士及律师感受到来自当局的高压,对他们来说这是「黑暗期」。
  
纽约福坦莫大学法学院(Fordham Law School)教授明克胜(Carl Minzner)指出,习近平对中国儒家经典引用在释放一个讯号,即他认为中国问题的解决之道只能取自自身,这表明大陆没有实施西式自由改革的可能。
  
文章认为,大陆的司法改革最终只不过变得外宽内严,虽然人们对四中全会讨论法治问题已引发进一步放松管制的普遍期望,但最终结果可能令人失望。
  
来源:世界日报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