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很多时候,真正使我们劳累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无效的社交”。

几个月前参加一次互联网聚会,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互相絮絮叨叨,扫微信,偶然接触到某行业大佬,交流甚欢,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刚好遇到一些事情很难解决想到了这位大人物。

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听到两个字:没空!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彼此应该能帮忙,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好多年青人非常主动地去社交,渴望认识些新朋友,尤其是自己领域的前辈或名人,以期能够有所学习,多了解些信息,甚至寻找机会。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聪明地去做。

事实上人际交往最高技巧,就是能准确衡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份量,然后据此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

导致一个人高估自己在对方心中分量的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容易把

别人的附和当成了对自己的认可,

把别人的套路当成了对自己的礼遇,

把别人的客套当成了对自己的敬重,

然后形成了自我感觉良好,错误地认为自己在对方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同样的话,放在不同交情的人那里,就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如果有人对你劝酒时说,你不喝这一杯酒,我们就不是兄弟,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关系特别铁的兄弟,你可能会仰起头一杯喝下。要是一个和你没有多少交心的人给你说这句话,你肯定心中想,我和你认识才几天,我凭什么要喝你的酒?

所谓“人脉就是钱脉”,是当今最大的谎言。人际交往的核心是势均力敌的价值互换,当然不要狭隘地把价值理解为了金钱,价值是多元的,包括情感互换,信息互换和知识互换等等。无法交往的两个人,本质就是无法产生对等的价值互换。

我们正在从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就是求资源、求渠道、求关系、求人脉,到头来却发现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内求就是将自己精力都放在应该做的事上,将你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自然就会把别人吸引过来,然后满足自己的需求。

合则来,不合则去。将你该做的、擅长做的事做到极致,一定要记住社交的本质:

所有的关系,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交换。

没有交换,就没有关系。一旦关系建立,就意味着交换的开始。没有可交换的时候,关系就结束。

来源:360doc

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