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柳下惠,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天寒,有一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

其实,除了在男女作风方面有突出表现外,柳下惠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作为。柳下惠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姓展名禽。他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一次,齐国派人向鲁国索要传世宝鼎——岑鼎。岑鼎是鲁国的传世之宝,鲁国舍不得,却又怕得罪齐国,遂做一假鼎冒充。齐国人不知道这鼎是真是假,但他们相信以说真话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就说:“我们不相信你们,只相信柳下惠。如果柳下惠说这个鼎是真的岑鼎,我们就接受。”于是,鲁国让柳下惠去说这假鼎是真岑鼎,结果遭到了柳下惠拒绝。柳下惠说:“信誉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宝,我如果说假话,那就是自毁珍宝。以毁我的珍宝来保住鲁国的珍宝岑鼎,这样的事我干不了。”最后,鲁国只得将真岑鼎送往齐国。

坚持讲真话,绝对不说假话,这是多么美好的品格呀!可惜的是,柳下惠生不逢时,春秋时期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拥有说真话美德的人在现实中却屡屡吃亏。柳下惠出仕之际,鲁国的朝政把持在臧文仲之手。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说怎样的外交辞令才能让齐国退兵。柳下惠实话实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大国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现在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呀。”这样的话当然让臧文仲很不高兴。领导不高兴,后果也很严重。柳下惠在鲁国做士师(一个掌管刑罚狱的官位),结果在臧文仲当政期间竟然连续三次被罢黜。

当时,柳下惠已经很有名了,各国诸侯都争着用高官厚禄聘请他,结果他都拒绝了。有人问其原因,他答:“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说,自己坚持正直的做人原则,怎么能不被三次罢黜呢?如果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做人原则,到了哪里也逃不了被黜免的命运;如果放弃自己这样的做人原则,即便在鲁国我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可见,柳下惠对春秋后期的乱世是有相当了解的——“道之不行已久矣”,到处都是礼崩乐坏的状况,待在哪个诸侯国都差不多。

对于柳下惠连续三次被罢免一事,一百多年后的孔子还替他鸣不平,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意思是说,臧文仲明明知道柳下惠是贤人却不提拔他,实在是失职呀。

对于柳下惠,孟子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柳下惠不以奉侍坏的国君为耻,也不以官小而推辞;他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华,但一定按照自己的做人原则办事;他不被任用也不怨恨,遭受困厄也不自怨自艾;同乡巴佬相处,他也能高高兴兴的。他的理由是:“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赤身裸体,又怎么能染污我呢?”所以,受柳下惠美德影响的人,胸襟狭隘的人也能变得心胸宽大起来,刻薄的人也能厚道起来。因此,孟子称赞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意思是说,柳下惠是随和的圣人。

来源:山东商报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