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最近几天,关于中国央行拟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多了起来:
先是有消息说: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未来有望在票据市场等相对封闭的应用场景先行先试。
今天“财新”又报道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年底前有望挂牌成立,其基础正是此前的“央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此外,央行正在招聘有关数字货币方面的专门人才。
围绕着“数字货币”,也有很多令人震惊说法,比如:
1、数字货币将解决发钞过快的问题,抑制通胀;
2、数字货币普及之后,银行有可能是多余的,可能消失;
3、未来的货币发行可能脱离央行、政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机构的权利。
4、数字货币可能带来财富大洗牌,有些人的财富将蒸发大半······
印度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额纸币作废风波,一批贪官污吏以及偷漏税商人的财富,瞬间蒸发大半。甚至出现了愤而焚烧旧币的现象,印度黄金价格瞬间被抬高了40%以上。
可见,货币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将涉及到利益的重大调整。汇率调整如此,利率调整如此,纸币版本的更迭如此,数字货币这种重大变革更是如此。
在谈论数字货币之前,首先要澄清一个认识,那就是我们目前银行卡里的钱,支付宝、微信里的钱,看起来就是一个个数字,在交易、转账中不用提取纸币,但它们只能算“电子货币”,而不是央行谈论的“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只是传统纸币的电子化,用户在刷卡交易的时候,需要连线银行主机,证明客户有这笔钱,可以完成交易。如果银行存储出现问题,或者连接的线路出现问题,交易就无法完成。此外,“电子货币+纸币”的体系,让金融诈骗、电话诈骗、假钞、偷漏税、洗钱和受贿成为可能。
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基于新的加密技术和算法(比如区块链模式),让货币可以“自己证明自己”,这样交易的时候就不一定依赖银行主机的授权,或者类似银联这种系统。概括起来,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
数字货币的确是货币的发展方向。人类从早期的以物易物,到后来使用贝壳货币、铜铁货币、金银币,再到后来的纸币,货币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建立起来的现代金融系统,改变了财富的衍生、分配方式。
但整体而言,政府对货币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数字货币的出现,以及纸币的最终消亡,将让政府对财富的控制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果这种日益扩张的“货币权”接受公众的监督,并有客观、真实的指标来监控(比如有效的CPI、真实的失业率等),问题不会太大。否则,数字货币反而有可能加剧通胀和贫富差距。
下面说说正面意义。
数字货币如果普及,首先大幅降低银行发钞成本。纸币的印制、防伪成本看似不高,但由于纸币寿命比较短,事实上综合成本惊人。比如央行正在逐步让1块钱纸币退市,有报道称:1块钱硬币流通次数可达3万次,流通时间平均30年,而1张纸币平均流通300次,仅是硬币寿命的1/100。同为1元面额的硬币和纸币,综合成本之比约为1:15。
其次,数字货币将让贪官污吏囤积的财富很难遁形。除非这些财富长期以字画、黄金、高档家具等方式存在,否则只要变现,或者变成房子(房屋也会有严格登记制度),都会被发现。
第三,是让偷漏税变得非常困难。数字货币具有极强的可追溯性,个人财富很容易被统计。这为未来税制改革,特别为降低税负、实现公平税负预留了空间。因为目前富人避税手段比较多,很大一部分税负被大城市的中产阶层负担了。数字货币普及之后,避税将变得非常困难。
第四,数字货币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黑客入侵,防诈骗。电话诈骗,未来将很难实现,因为货币即便被骗走,也可以根据自带的交易信息追回。
第五,假钞将很难生存,也无法进入未来的数字货币系统。
此外,数字货币的普及,还将推动相关电子设备(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
当然,更大的意义在于:数字货币堵住了财富的种种“漏洞”,可以让财富分配、税负更加公平。它最终有可能带来减税效应,对经济将有显著的刺激作用。
至于“数字货币”是不是能抑制通胀,关键还是要看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了。
对于贪官污吏、偷漏税者、骗子和造假钞这四种人来说,数字货币绝对是一个噩耗,他们囤积的财富将折损大半,饭碗也将被敲碎。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将逼迫“黑色”、“灰色”的财富流向黄金、字画、珠宝等,抬高这些东西的价格。换句话说,数字货币的普及可能带来“实物货币”的复兴。
刘晓博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
2016-11-18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