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之初的火爆业绩,到如今低位徘徊,中国的小米手机无论在经营,还是技术、研发等方面,均暴露出中国企业的诸多弊病。
 

处处模仿甚至非法使用他人专利,令雷军的声誉备受质疑(图源:新华社)
处处模仿甚至非法使用他人专利,令雷军的声誉备受质疑(图源:新华社)
 
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势头自进入2015年后迅速放缓。该公司2010年创建,随后依靠中国巨大的市场总量,迅速跃居全球销量份额第3位,但在2015年失去了强劲势头,而2016年已经从全球销量排行前5中完全销声匿迹。即使仅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小米的销量从去年的首位下滑至第5位,用户流失明显。小米的快速滑坡折射出中国企业存在的哪些问题呢?
 
“以前拿小米非常酷。但现在好像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位30多岁女性的说法,
 
似乎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最真实的看法。这点也显著体现在数据上。从美国调查公司IDC发布的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来看,小米自2014年7~9月起大多排在第3~5位间,是仅次于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苹果的排行榜前列的常客。但自2016年年初以后,在全球销量排行版前5位中已经找不到小米的踪影,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半年。从1~3月的情况来看,小米仅排在全球第8位。
 
小米的低迷似乎已不只一时间的事。据与小米具有合作关系的日系零部件厂商高管表示,“自去年春季就出现了低迷的前兆,来自小米的零部件订单开始明显减少”。既便如此,小米还是在2015年勉强连续2年在中国市场保住了首位宝座。
 
但是,咬牙坚持的局面难以持续,前兆终于在今年变为现实。在占小米销售大部分的中国国内,5月的数据震惊了手机行业。从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售来看,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从去年的首位迅速下滑至第5位。在市场整体保持2%增速的背景下,只有小米出现32%的大幅减少。
 
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下降?常驻香港的手机行业记者山根康宏指出,“问题在于(小米的)销售战略与很多中国企业已毫无区别”。
 
在刚刚进入市场的2011和2012年,小米采取了通过互联网预订的销售手法。由于其产品类似于iPhone,并采取饥饿营销手法,因而吸引了关注。
 
中国产品惯有的质次价低形象
 
然而,在2013年以后,小米以扩大销量为先,大幅解禁在街面的代理店销售。这成为第一个转折点。山根表示,虽然销量因此出现增长,但向任何人都能购买的普通智能手机靠拢。
 
为了避免让消费者腻味,小米接下来采取的战略是推出低价品牌“红米”。红米的价格只有小米品牌的约一半,不到1000元,其功能自然也与价格相当,无法与高端手机相提并论。因此,2013年7月,这成为小米的第2个转折点。
 
但在2014年底,中国经济的低迷开始变得显著,小米越来越感到焦虑。为了维持市场份额,2015年其进一步转向发展红米。这成为第3个转折点。而这也成为了导致小米目前严重低迷的关键因素。由于不断推出低价的红米派生商品、突出销售势头,结果“小米进一步给人以生产低端商品企业的印象”(山根)。
 
借助不断的战略转型、犹如彗星般出现的中国新星企业在短短1年半里就从世界强者竞争中消失了踪影。不但是世界市场,还存在被挤出中国国内市场前5的危险。这是小米如今面对的现实。
 
简单模仿 毫无底蕴
 
在中国,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却又而黯然消失。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过于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基于中长期视野的计划性,也没有能够进行长远规划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精神。
 
在市场迅速扩大的智能手机行业,小米是否也仅仅是这样的企业之一呢?在市场整体已被踩下刹车的这一行业,结果或许会很快水落石出。
 
信源:岳丞博客
 
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