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最后是有所觉醒,但数十年亲共而被毛周利用已是无法改变的命运。
 
最近从微信上看到一则宋庆龄在1981年5月去世时,三妹宋美龄对她的评语,十分中肯,现附录于下:
 

宋庆龄1952年出席共产国家在欧洲举行的和平会议
宋庆龄1952年出席共产国家在欧洲举行的和平会议
 
「二姐生性好强,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最终于国未尽忠,于民不称仁,于父母未尽孝,于夫妻未尽节,于亲朋未尽义,于大义未尽思,于天地无一敬,于暴君未进谏,于凶民未尽抚,可不悲哉!究其原因,皆因生性倔强,又得父母溺爱,自高而不学,见识浅短而好蘸大事,终至于众叛亲离,孤苦无依。上侮父母先祖,下愧多灾黎民。」
 
读罢,老夫不由击案叫好,知姐者,莫若其妹也!
 
一.宋庆龄的书法不好,但中共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让他到处题字,我记得就上海而言,就有不少她的墨迹:皋兰路的「孙中山故居」;南京西路石门路口的「少年儿童书店」;五原路的「中国福利会幼儿园」,以及我工作过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2宋庆龄和毛、周在中南海。传宋曾要求再婚,毛同意、周不同意。
1962宋庆龄和毛、周在中南海。传宋曾要求再婚,毛同意、周不同意。
 
贤妻良母型,和大姐三妹不一样
 
宋庆龄是国母,我与他关系,有鸿泥之差,挨不上半点关系,但因为工作关系,我和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有过接触,听到过一鳞半爪的轶事,况且我的孩子由他的秘书陈维博先生帮忙,挤入五原路「中福会幼儿园」,高乾子女专享的全托班,沾过贵族子女待遇的光。
 
文革后期,我被借调到延安西路六十四号「上海少年宫」编儿童诗集。那里的几位工作人员曾经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记得有一位叫吴朗娅的女士,她和宋庆龄的关系较亲密,宋来上海,必找她去问中福会的情况。
 
一次和吴女士聊天,我问宋的谈吐如何?
 
吴说,她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平凡女性,待人和蔼慈祥,每来上海,经常要她带孩子去淮海西路的家里做客。孩子们一进客厅,她会拿巧克力糖来分发,边分边说,这是美国寄来的巧克力,很好吃,大家多吃点!看见可爱的孩子,她会抱住亲热,用上海话问:「咯件绒线衫好看来,是啥人帮侬结咯?」
 
当孩子回答:「是阿拉姆妈结咯」时,他会说:「娜姆妈伽来(上海话「能干」的意思)….」
 
宋庆龄出身豪门,「受父母溺爱(宋美龄语)」自嫁给孙中山后,老夫少妻,又倍受恩宠,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善良女人,但因没有子嗣,在生活上孤独空虚,无法和大姐霭龄相比:在政治上天真幼稚,后半生被人利用,无法和三妹美龄相比,实在是悲剧人生。
 
我曾经认识一位姓沈的朋友,一次他拿了一大捆「双清楼主」何香凝的画给我看,我颇为惊奇,问:「你怎会有那么多何香凝的画?」
 
他说:「我岳母就是陪伴国母宋庆龄的李妈,以前是何香凝的贴身佣人。」有此引出一段秘闻。
 
据说,孙中山噎气后眼睛不闭,何香凝在一旁问:「先生是不是革命未成,放心不下?」孙中山依然双目不瞑。
 
何香凝在一一追问,当问到:「先生是不是因为孙夫人太年轻,放不下?你放心吧,我会把李姐安排去服侍她的!」
 
这时,孙中山才缓缓合上眼皮。
 
此段传说若不是空穴来风,说明国父毕??竟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江山娇妻,最终还是放心不下。
 
宋庆龄和参与中共的马海德医生喝交杯酒。宋30年代已经是共产国际成员。
宋庆龄和参与中共的马海德医生喝交杯酒。宋30年代已经是共产国际成员。
 
宋庆龄有面首,孙大雨教授指背叛孙中山
 
二.我老单位「少年儿童出版社」,地处延安西路,离宋家椿萱宋耀如和倪桂珍的陵墓不远。文革初起,居住在附近的同事亲眼所见,一群农民造反派冲进陵园,用铁耙把倪桂珍从铜棺材扒出来,活新鲜的一个胖老太婆──后来有人照了相,寄到北京,宋庆龄见了,哭着去找周恩来,说当初周答应宋庆龄创建的「中国福利基金会」许下「人在事业在,人不在事业也要在。」的诺言,不料如今人还在,她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牌子就给砸了,甚至连父母的坟冢也给扒了周知道此事,特地派人来上海收拾残局,将她父母的尸体送去火化,重筑陵墓,所以现在和宋庆龄合葬在一起的宋耀如、倪桂珍夫妇,不是完尸,仅是骨灰而已。
 
宋庆龄的故居在淮海中路1843号,对面1842。1851号,是小有名气的武康大楼,我们出版社的社长林剑修就住在四楼,我去林家作客,站在窗口,可以俯瞰宋家花园的全貌。
 
宋家大院的西侧,是一条以前犹太人居住的弄堂,沿马路有一排二层楼的小屋,《少年文艺》的美编朱铭善就住在里边,再往西是广元路和天平路的交叉口,那里有一家新华书店的。那年头,我和朱铭善比较亲近,晚上经常骑着自行车,躲进他家的灶披间,谈论敏感问题,他告诉我,宋庆龄有个小面首,经常去那家新华书店购书,附近的邻居都认得….
 
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孙大雨先生,生前曾对人说:「宋庆龄叛变孙中山,对不起国父」,此言和宋美龄:「于夫妻未尽节」一语,同出一辙。
 
宋庆龄死后举行国葬,盖上党旗,被追认为党员。先师吴耀南先生对世事洞若观火,当时曾私下对我说,国母一生糊涂,最终还被利用一下,真可谓遵循了国父的教诲:「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了。
 
1974年文革中,宋庆龄和养女隋永清见面。一脸愁容。
1974年文革中,宋庆龄和养女隋永清见面。一脸愁容。
 
文革中终于对共产党失望,乃至三次厌世
 
三、最近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保管蒋介石日记的郭岱君透露,宋庆龄在中共建国后,对三反五反、大跃进、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甚不满,曾给毛泽东写过七封信,提出质疑。起先毛还给予面子,虚与周旋,后来竟恼羞成怒,对周恩来说,她不满意,让他去美国或香港…..
 
远在美国的宋家兄妹知道此事,即派人与中共私下协商,二姐宋霭龄还准备了七百万美元的保证金,准备接宋庆龄去美国居住,经过几次接触,最后中共高层考虑到国母出走,影响巨大,最终没有答应,就此,宋家姐妹的团聚之梦,也成了泡影。
 
郭岱君最后说,宋庆龄给毛泽东的七封信,详细说了些什么,至今中共还没有披露,为此我查阅《人民网》,对宋庆龄七封信之说,虽有提及,但恰似蜻蜓点水,掠过而已,令人注目的,倒是这几句话──「1967年8月、1969年11月、1976年6月,宋庆龄曾三次产生厌世思想,在信中以及对来探望她的领导人的谈话中,流露出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感到怅惘和说不出的苦闷…」有此可见,宋庆龄晚年对共产党的失望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七封信的详细内容没有找到,却有以外收获,信手摘来,细细品位,倒也有玩味之处。中共在开国大典时,为了要将宋庆龄作为花瓶,忝列天安门城楼作点缀,毛周十万里书信加急,轮流飞往上海,催其北上。其时,宋也许因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提出的「头等战争罪犯名单」中,罗列蒋介石第一、孔祥熙第九、宋子文第十、孙科第十三??、宋美龄第二十三中共称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头等战争罪犯「罪大恶极,国人皆曰可杀」的心结未解,称病不肯北上,毛周看出端倪,于是绞尽脑汁,不惜动用她周围的亲友,如廖仲凯的女儿廖梦醒,邹韬奋的夫人沈萃缜等打亲情牌,诱其入彀。
 
宋庆龄抵京后,被安排住进醇亲王府,享受权力滋味,于是一时忘乎所以,曾在五零年三月和五二年十月,两次写信,要求加入中共,结果得到毛泽东的复信为:
 
「你在政治上完全够格,在革命战争的岁月,实际已是党的优秀领导者之一。今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你做。有些事我们做不好,你做合适。我在党内说了:党的高级干部还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革命坚定性,对新中国革命的贡献,你的作用比李济深、沈老还要大。所以还是留在党外好。」
 
老毛复信意味深长,连骗带哄,颇可玩味──宋庆龄毕竟「见识浅短」,竟未能发觉微意。直到文革晚期,最后觉醒。
 
一九六七年八月、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一九七六年六月,她曾三次产生厌世思想。她在信中以及对来探望她的领导人透露,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怅惘和后悔。信中说:「我不懂文化,说小说都是政治,而且都是毒草,我糊涂了…一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变成了走资派、反党集团、野心家、牛鬼蛇神。中央要我学习批判揭发刘少奇,我不会做的,刘少奇主席在党中央工作了三四十年,今天会是叛徒、内奸!我不相信,一个叛徒内奸当了七年的国家主席….。怎么可以乱抓人、乱斗人、逼死人?党中央要出来讲话。这种无法无天的情况,自己伤害自己的同志、人民,是罪行。我们的优秀干部从与国民党的战斗中走过来,却死在自己的队伍中,这是什么原因?」
 
她在最后一封信中说:「请不要把我和国父放在一起,我不够格的。」这时她才算活明白了,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她被入了党,她已无力推开那面硬盖上她棺木的党旗。
 
四、唉,宋庆龄终其一生,还是用她胞妹宋美龄的话作终结最精辟:「二姐生性好强,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最终于国未尽忠,于民不称仁,于父母未尽孝,于夫妻未尽节,于亲朋未尽义,于大义未尽思,于天地无一敬,于暴君未进谏,于凶民未尽抚,可不悲哉!究其原因,皆因生性倔强,又得父母溺爱,自高而不学,见识浅短而好蘸大事,终至于众叛亲离,孤苦无依。上侮父母先祖,下愧多灾黎民。」
 
呜呼,斯言诚哉!
 
作者:王亚法 来源:开放杂志
 
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