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衰退已成为当局“揪心”的问题,肇因于国企的腐败和衰落。十多年前千万工人失业,下岗潮席卷东北,那是东北转死为生的一次机会,但改革不彻底,很多大型国企遗留下来,今天再度祸起萧墙。
 
20160608020637147
 
一谈到国企改革,大家都想到朱镕基90年代末大手笔的“下岗潮”。但是从1999年开始,朱镕基的经济大权就被江泽民架空。江亲自主导国企改革,改变朱镕基的既定政策。此后的国有企业,一路膨胀成为垄断企业,成为江泽民集团和腐败分子掠夺百姓和敛财的国家机器——这在周永康、蒋洁敏等腐败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本文分两篇披露其中的黑幕,第一篇“东北大衰退国企腐败成千夫所指”,第二篇“江泽民架空朱镕基国企改革遗祸至今”。
 
东北三省曾经是“经济骄子”
 
说起东北的衰退,必须从它的历史和辉煌讲起。
 
东北曾经是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两百年的“禁关令”管制,极大地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倒逼了之后的“闯关东”移民潮。苏联和日本的入侵,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东北的建设和发展。上世纪30年代东北开始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之一。1940年代被日本占领时期,是东北经济最辉煌的时期。1945年,东北工业总产值超过日本,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中共夺取政权主要依靠东北,建政后东北成了中共计划经济的“宠儿”,大量资源涌入。1950年代苏联援建156项工程,50多项落在东北。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本溪钢铁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厂⋯⋯一个个大型国企打着苏联模式的烙印。之后,采掘业兴起,辽源煤矿、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国企相继建立。中共还令10万军人转业至“北大荒”,人民的汗水使它变为“北大仓”,年产600亿公斤粮食。
 
东北的粮食、钢铁、木材,煤炭、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往南方,东北三省成了“经济骄子”。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到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在东欧、苏联崩溃,而中共大量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潮席卷了整个东北。
 
那时候东北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工业结构失衡、企业步履艰难、效益严重下滑、接续产业匮乏等多重问题,被称之为“东北现象”。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是90年代东北最困难时期的见证者。
 
“那时候整个东北都是灰调调的,天是灰色的,人的脸色是灰色的,衣服是灰色的,整个城市也是灰色的,记忆也是灰色的。”梁启东接受《棱镜》采访说,“那时候不是倒闭了多少企业,而是几乎都倒闭了。”
 
企业倒闭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工人“下岗”失业、职工长期待业。以抚顺为例,到2002年19.5万名集体职工中有14.3万人离岗。
 
拖欠工资方面更是家常便饭,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内展示的《2001年铁西国有及集体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典型案例》图表中,沈阳变速机器厂和沈阳铸造厂,拖欠在职职工工资月数分别达到惊人的90个月和61个月。
 
看看十年前大陆媒体报导的下岗职工辛酸泪:“贫困潦倒,套用句歌词——‘饥寒交迫’。为什么?套用歌词,说‘饥’,再好一点的青菜我都不敢买,我爱人收入也就将近500,我靠老婆过日子,我只能挣点零工钱。这零工市场到现在就一个来雇的,扛面的。就你这收入,你敢吃啥?肉都不敢考虑,说心里话,不怕你笑话,俺家两三个月没买肉,今天买了,明天你过啥。第二个‘寒’,我家我爱人有工作,不享受低保,你就得自己交暖气费,我交不起。”
 

2002年10月8日辽宁的失业工人在路边等著雇主雇他干零工。(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2002年10月8日辽宁的失业工人在路边等著雇主雇他干零工。(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2003年10月,中共国务院出台所谓“振兴东北”的纲领性文件。大量的资金投入又使东北经济暂时复活。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7%。
 
但2013年开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后五位,仿佛一夜之间又进入了寒冬。
 
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出现集体“断崖式”下滑。2015年,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GDP增速分别是6.5%、5.7%、3%,在全国省区市中排名倒数。2016年第一季各省GDP公布,东北三省仍旧敬陪末座,辽宁还出现负增长,排在最后一名。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在大连的炼油厂。(STR/AFP/Getty Images)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在大连的炼油厂。(STR/AFP/Getty Images)
 
东北困境在全球关注下曝光
 
2016年3月6日,黑龙江省长陆昊在北京两会上的一句话引起了一场风波,把东北经济困境曝光在全球媒体前。陆昊公开表示,“龙煤井下职工八万人,到现在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
 
黑龙江双鸭山上万名龙煤矿工随后走上街头示威,抗议龙煤集团拖欠了好几个月薪水,导致生活困难。
 
一周后,陆昊亲自出面“灭火”,公开认错。龙煤集团发声明承认拖欠工资,而大陆媒体称省长不知情,“被企业骗了”。
 
龙煤集团是黑龙江省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册职工约25万人。双鸭山是龙煤集团四大煤城之一,也是中国十大煤矿城市之一。
 
一名54岁的尖山区居民对《南华早报》说:“如果煤矿和钢铁行业崩溃,双鸭山就活不下去了。这里没有别的工业基础。”
 
她说:“年轻人都到别的地方工作了,没人想待在这儿。采矿已经没有希望了。”
 
她还说,双鸭山150万人中,超过一半是在煤矿或者相关的国企工作的。
 
双鸭山的困境反映了东北许多大城市的现状,它们大多以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黑龙江的鹤岗、七台河、佳木斯以及辽宁的阜新,都是因煤而兴。再如黑龙江大庆、吉林松原的石油,辽宁鞍山、抚顺、本溪的钢铁,黑龙江伊春的木材。这些资源一枯竭或者价格大跌,企业一蹶不振,当地经济也完蛋。
 
3月9日起,黑龙江双鸭山矿业集团上万名矿工连续四天上街游行堵铁路,当地政府调动上千警力镇压。(网络图片)
3月9日起,黑龙江双鸭山矿业集团上万名矿工连续四天上街游行堵铁路,当地政府调动上千警力镇压。(网络图片)
 
而辽宁省政府旗下的东北特钢集团最近还打破了“刚性兑付”的神话。东北特钢在3月28日至5月5日短短39天之内,发生4起违约事件,负债近388亿元人民币,被债权持有人要求不进行债转股、不恶意逃废债。公司上任不足一年的原董事长杨华3月24日在其居所上吊死亡,有关部门还在对此事进行调查。目前尚无偿债方案公布。
 
国企违约让市场信心大跌。
 
东北经济被国企吸干
 
大陆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陈兴杰说:“东北衰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济被国企吸干了。”
 
这篇名为“东北衰败宣告了国企城市的破产”的文章被广泛转载,文章说,东北是全球苏联式经济的最佳典范。苏联计划经济已经垮台了,东北国企还在苟延残喘。上世纪90年代国企大改革,大量中小国企被卖掉,百万工人下岗。那曾是东北转死为生的一次机会。惜乎改革竟未彻底,很多大型国企遗留下来。2003年“振兴东北”战略出炉,大量政府投资救活了东北国企,地方政府重新变得强势。这时期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出现错误,从90年代的“卖国企、甩包袱”变成了“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东北经济重新回到国企煊赫的时代。
 
东北几十年来形成的国营企业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根深柢固。产品和资源长期地通过行政手段来平价调运,产业结构单一,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出现一系列困难。
 
文章质问,“东北号称苏式经济的最佳典范,修修补补下去,能有什么出路呢?国企一日不死,东北永无翻身之时”。
 
擅长研究东北经济的评论人王思想也指,导致东北衰败的原因之一便是依赖国企。2015年,论国有经济占比,辽宁超过30%,吉林超过40%,黑龙江超过50%,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经济结构下,东北不衰败,天理难容”。
 
国企掠夺成千夫所指
 
东北衰败肇因于国企衰败,但国企衰败却被一些专家认为是中国经济之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国企掠夺百姓财富的行为实在是千夫所指。
 
每经智库专家蔡慎坤撰文说,从国有企业性质来看,是全民所有,国企利润应该全部上缴,用到每个公民身上,但国企基本上把全民股东甩在了一边。所谓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全球最赚钱的通讯公司、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对于全体出资人——老百姓来说,除了垄断形成的涨价风潮以及被掠夺之外,几乎没有给百姓任何回报。
 
以石油天燃气为例,它们由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这几家企业动辄投资数百亿上千亿,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如果不是因为周永康、蒋洁敏等高官纷纷落马,这些惊人的贪腐黑幕外界根本无法知道。而为贪腐买单的是老百姓,即使是国际油价跌至历史低位,国内油价仍然比美国高出一半以上。
 
再以电价为例,早几年煤炭价格上涨,几大电力公司和电网联手向发改委施压,结果是电价涨上去了。前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但电力企业却装聋卖傻不降电费,让老百姓持续为高电价买单。
 
再以电信业为例,十多年前福建的陈氏兄弟引入IP电话,为老百姓提供价格低廉的国际电话服务,结果因为抢走国企的生意,陈氏兄弟被抄家没收财产,被关进了监狱。而这样的故事背后,就是中国老百姓不得不承受远高于美国、香港这些地方的电信资费。
 
国企最近疯狂推高地价,也成众矢之的。大陆学者王思想认为,它们疯狂抢地源于“不差钱”,央企的钱,其实就是银行的钱。银行机构、地方政府、央企国企三者间达成默契,利用银行廉价资金推高地价,从中谋取暴利。中国的消费者只能忍受惊人的高房价。
 
总之,不管国企赚钱亏损,真正捞取大量好处的只是少数一些高管和他们的权贵关系户,十亿老百姓却要承受围企无穷无尽的涨价负担。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说,“国企被认为是中共的执政基础,它在江泽民执政时期发展为垄断企业,成为中共掠夺老百姓和敛财的国家机器,民愤极大”。
 
官僚主义毁了东北
 
2016年4月网上流传一篇《官僚主义如何毁了东北经济》的文章。文章列举了五个方面,被网友赞为深度好文:
 
一、假大空糊弄上级,打着民生的旗号搞各种政绩工程
 
二、官商勾结,疯狂抓权,各大领域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三、懒政惰政,吃拿卡要,腐败之风盛行东三省
 
四、关系之风盛行,官员与民争利,企事业单位“逆淘汰”之风盛行,有才能的人开始远离东北
 
五、官僚水平低下,却视人民群众利益如草芥,官商勾结,官黑勾结层出不穷
 
关于造假,新华网2015年12月10日首次曝光,东北三省的地方官员承认多年来一直在造假经济数据。
 
据报道,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说,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如果不是当初吹得高,现在也不会掉这么厉害。”一些基层官员反映部分经济数据造假严重,不仅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数据“大水漫灌”,甚至连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被篡改。
 
腐败的官僚主义环境让东北民企难以生存,人才大量外流。
 
在2014年8月的一次政府会议上,李克强讲到:“我最近看到一份材料,东北某地级市一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8个月时间盖了133个公章,原定开工日期早过去了,还有12个公章没盖完。”“这足以说明,一些政府部门束缚企业的条条框框有多严重。”
 
《财经》杂志曾报道,落马的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发现,辽宁这个工业大省的部分部门、官员在招商引资之后,动辄“关门打狗”——以各种理由对民营企业进行罚款,导致许多民企不得不离开。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2014年撰文说,买官卖官和腐败贪婪是黑龙江省吸引投资最大的拦路虎。不清除那些买官卖官晋升的贪官,不清除横行地方的“恶霸”,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就无法改善。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
 
“几年前,一位南方的青年民营企业家不顾亲朋好友的极力劝阻,只身一人前往黑龙江省,想要亲自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在当地朋友的引荐下,青年企业家见到了地方政府官员。青年企业家献上了一幅价值8万元的名画。官员接过名画后,对青年企业家说‘我喜欢XXX画。你为什么不带那幅画来?’青年企业家知道那幅画的价格约50万元。晚上,青年企业家宴请地方政府官员。结账时,饭店服务员拿来的账单惊呆了青年企业家。青年企业家问‘今晚我的账单为什么这么多?’服务员回答‘领导说他们以前赊账的账单,今天一起结账。’青年企业家迅速逃离黑龙江省。”
 
人口因素也制约东北的发展。东北三省是全国人口流出比重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净流出人口大约180万,新鲜血液的输入则几乎没有。
 
东北国企占主导,政府力量强大,还导致一个恶果:计划生育贯彻得最彻底。所以东北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整个社会的老龄化特征尤其明显。
 
东北三省也是中国人权迫害最严重的地区。从1999年江泽民迫害法轮功以来,法轮功明慧网能够收集到的被中共迫害致死的法轮功学员:黑龙江省524人,辽宁省477人,吉林省449人,居全国之首。三省就占全国31个省区总数的36%!
 
来源:大纪元记者唐青报导
 
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