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疫情大爆发期间的上海。(视频截图)

【大纪元2025年04月04日讯】在河南省郑州市殡仪馆工作的两名火化师均表示,刚入行时感到很害怕。从业12年的火化师王立创表示,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焚烧遗体之后的气味很难闻,至今仍闻不惯这个气味。他们共同的感受是,他们从事的职业不被家人和周围的人理解。

刚入行时心里很怵

据大河报4日报导,王立创刚进入殡仪馆工作时,他主要是负责火化炉的维修工作,两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火化师。王立创表示,一开始的时候特别害怕,刚来的第一个星期就坐屋里边,老师傅进来说“干活!走”,拉着他硬干。

在殡仪馆搬运遗体、核实身份,在家属对逝者作完最后告别后,王立创鞠躬礼送遗体至火化炉,然后点火,实时观察遗体火化情况,并对风力、火力、炉压进行调控。大约一小时后,遗体化为一堆灰烬。

王同辉刚接触到这个行业时,“遗体从地下室到火化间要经过一段很长的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风比较大,遗体上盖着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会被风吹动,每次看到后都感觉是遗体在动,心里还是很怵的。”

王同辉说:“第一次接触这份工作,心里多少还是很害怕。”现在这份工作干了两个月多一点,王同辉也已经习惯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 火化时会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

王立创说,“最多时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遗体。早上上班时间固定,下班时间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点左右。把炉子烧完,要进行当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准备工作,包括炉台清扫、工具摆放、垃圾清理等,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开工。”

王立创说道,“遗体火化时会有油脂燃烧发出的‘刺啦刺啦’的声音,从小的观测孔可以观察火化情况,进入火化间的遗体大部分经过冷冻冷藏,受热之后会慢慢收缩,产生轻微变形,这种是正常情况。”

据介绍,正常成年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大约有500克,如果彻底粉碎的话估计连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遗体情况,高矮胖瘦、遗体存放条件和存放时间等都会产生影响。遗体存放时间长,成灰率就低,损耗就大。

此外,炉子高温焚烧过后的气味很难闻,像肉烧糊的味道,还有油脂、柴油味混杂在一块儿,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创,至今仍闻不惯这个气味。

火化师职业不被家人和周围人理解

火化师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属看不到,也不被家属理解的。王立创坦言:“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过即使他们有偏见,该做的还得做,不会因此而对逝者不尊重。”

“每当别人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说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说了。”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殡葬行业从业者。”王立创说,“我干了十多年,平时跟朋友也很少联系。也很少告知别人自己的职业,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业让家人也承受异样的眼光。”

王同辉也提到,至今还没有告诉父母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年前的时候,王同辉想给家里装一款净水机,销售人员提出想要做一个问卷调查。写工作单位时,王同辉只简单地写了“民政局”三个字,销售人员强调要写得准确一点,王同辉告知对方再往下写怕有影响,对方满口说着没事。

“当我写到殡葬行业时,他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其实等我走了之后,我写的那张纸就被撕掉了。”王同辉无奈地说,“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忌讳的,一般亲友家有喜事时,也只是打个电话恭喜一下,礼金送到,人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