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在中国经济陷入疲软,地方财政债台高筑的大背景下,中共财政部正式发文,对中央及地方政府财政落实“过紧日子”政策提出六大要求。近期,大陆多省市相继出台“过紧日子”措施。学者表示,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中共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凸显地方政府困难的财政情况。

3月28日,中共财政部官网公布通知,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其中即包括,中央部门要带头大幅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且“不得讲求排场”,尽量节约支出,并鼓励采取影音、电话、网路等线上方式展开公务活动。

通知还提出六大要求:加强“三公”(因公出国出境、公务车辆购置运行、公务招待活动)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严格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中共喉舌3月25日报导,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教授乔宝云表示,各级政府任何支出都必须是必要且有效的,过紧日子应该成为长期制度。

报导称,山西省本级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26亿元,较2023年预算减少0.01亿元,下降0.3%。此外,山西财政今年一般性支出均压减5%,共压减支出1.5亿元。

自由亚洲电台日前报导,就上述议题,江西学者郭先生说,中央政府目前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为了节省财政支出,所以要求各地政府紧缩财政:“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更加艰难了。所谓政府过紧日子,他的大背景或者说潜台词实际上是政府财政收入严重短缺、经济没落了。”

郭先生表示,受到国际贸易摩擦、房地产企业“爆雷”等因素影响,北京认为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预算余地,以应对突发事件。

大陆多省市政府近期已随高层的“过紧日子”政策,加大力度推出相关措施,声称控制“三公”经费和紧缩一般性支出。上周,内蒙古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习惯过紧日子重要要求的实施方案》。

呼和浩特前公职人员巴特其其格表示,内蒙的经济环境比内地其它省份更差,因此公款消费受到很多限制。现在公职人员去饭馆吃饭,花钱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而牧民的生活普遍不太好,草料费用都在涨价,放牧都是在亏本。牛羊的价格却越来越低,牧民都在负债经营。

湖南省也发布了关于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十条具体措施。

网络评论人士邹先生表示,中国公务消费金额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政府维稳。而这些维稳不是维护国家的稳定,而是维护他们个人的财产安全,大量的或明或暗的维稳经费,有时甚至超过国防开支,这些费用只能加剧社会矛盾。

中国经济萎靡不振,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多地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近年来,中共高层频繁提及“过紧日子”。

去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亲自强调始终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在经济下行、连公务员都要减薪的背景下,习的警告显得分外刺耳。

当时,大陆律师黄威(化名)表示,中共深改委会议实际上是告诉所有人,经济发展到了几乎停滞的状态,中央政府也已经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