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去年中共地方政府的融资问题要比大多数经济学家想像的糟糕得多。根据中共审计署的最新报告,地方政府利用对土地和其它国有资产的虚假出售来虚增收入。

这一披露显示,即使已有的官方数据已经表明去年的土地销售和地方政府收入急剧下降,但真实情况要比官方公布的还要更糟糕。

中共审计署6月26日发布了《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70个地区通过“自买自卖”国有资产、虚构土地交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861.3亿元人民币(约合120亿美元),其中67.5%发生在县级。

《华日》说,由于这些交易是在地方政府与其自己的实体之间进行的,因此它们实际上并没有为地方政府增加收入,而只是移动资金。

报告还显示,41个地区向亏损企业征收国有资本收益、征收过头税或直接乱罚款乱摊派等。

土地销售过去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与土地销售有关的收入通常占地方政府收入的30%以上。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该份额约为40%。近两年来,中央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打压造成了席卷全国的房地产危机。中共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土地相关总收入同比下降23%(这一数据包括虚构交易),主要原因是土地销售下降。

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Wind)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与土地相关的收入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

许多大型中国私营开发商几乎从土地拍卖中消失了。其中包括前房地产巨头中国恒大集团和融创中国控股。这两家公司已经一年多没有从地方政府拍卖市场购买土地。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控股公司是个例外。4月,该公司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在地方政府拍卖中购买了住宅用地。

尽管中国的住房市场在今年早些时候显示出稳定的迹象,但复苏已经在逐渐消失。

过去三年中共极端的“清零政策”掏空了地方财政,政府债台高筑,面临违约风险。根据中共地方政府年度预算报告,中国各省份2022年仅在疫情防控方面,就至少花费了3520亿元人民币(约合506.9亿美元)。雪上加霜的是,中央为刺激经济而实施减税政策,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支出大幅增加、收入骤减的局面,使地方政府财政陷入困境。为填补缺口,地方政府一直在举债。然而,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借款,但可以使用融资工具(LGFV)来帮助他们支付项目费用。这些LGFV是去年政府土地的买家之一。通过LGFV获得的贷款,不会记录在公共账户中,成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审计署的新报告还揭示了违规新增隐性债务。审计发现,49个地区通过承诺兜底回购、国有企业垫资建设等方式,违规新增隐性债务415.16亿元人民币(约合57.5亿美元)。

《华日》此前报导说,在一些城市,国有买家是在土地拍卖宣布或交易发生前几天或几周才确定的。卢米斯‧赛勒斯(Loomis Sayles)高级策略师庄博(Bo Zhuang,音译)说,“很明显,地方政府的钱已经用完了,他们是怎样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呢?”

高盛集团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约为2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包括各省市设立的数千家金融公司的隐性借款。

据《卫报》报导,研究机构策纬咨询(Trivium China)的分析师孙文烨(Wenye Sun,音译)说,地方政府债务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大麻烦”,存在真正的风险,即更多低级别政府将出现债务违约。

“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将引发一场金融危机。”孙文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