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放在地上的北京死者尸体(视频截图)
(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按着我们的标准,美国新冠死亡不是110万,而是6.6万”,中国门户网站网易的这篇文章在周三(12月21日)被快速删除。
但是微信博客上仍貌似保留了这篇文章的原始出处。微信公众号“蔡子博士说美国”周三发出一篇文章,美国是如何界定COVID-19(新冠病毒,俗称中共病毒)死亡案例的。
文章说,如果改用周二(20日)中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的标准,那么美国可以剔除94%左右的死亡病例,COVID-19死亡人数能从接近110万下降到不到7万。
出席新闻会的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他说,因其它疾病、基础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当局不把它们归类为COVID-19导致的死亡。
美国的标准则是按照死时检测为阳性“die with”这个标准,而不是按照因为阳性而死“die of”。
文章提及,2020年4月7日,美国例行的疫情通报会上。有记者问当时白宫疫情通报的联络官德博拉·伯克斯(Deborah Birx),如何界定COVID-19死亡病例?伯克斯明确说,“如果某人死的时候新冠是阳性,那么我们就把他界定为新冠死亡病例”,当时她使用的关键词是“die with”。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正在使用的统计标准,对COVID-19死亡病例的界定是,当COVID-19被报告为死亡原因或被列为“可能”或“假定”的死亡原因时,都被计入COVID-19死亡,数据可以包括有或没有实验室确认的病例。
各州也是按照这一标准执行。阿拉斯加州卫生和社会服务局在COVID-19的宣传网页上有关于报告COVID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意义一栏,其中写道:“无论COVID-19是让一个人的寿命缩短了15年或是15分钟;无论COVID-19是一种潜在的死亡原因或促成死亡的原因,这种病毒都在流行,感染阿拉斯加人,并加速了他们的死亡。必须报告(死亡病例)。”
文章说,根据美国CDC在2020年8月份的一份统计,94%的COVID-19死亡病例都有基础病,假设三年来这个比例变化不大,如果按照中国(中共)最新的COVID死亡界定标准,美国疫情死亡人数不是现在统计的107万,而是107万*6%=6.4万!
“美国瞬间从抗疫‘第一失败国’,变成了抗疫‘优等生’!”文章总结说。
这篇分析网文周三当天很快就显示404。外界不知是被中共网络监管机构撤下,还是网易新闻自己撤下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助理教授本杰明·马泽尔(Benjamin Mazer)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共当局对COVID-19死亡的界定会漏掉“很多病例”,但COVID-19病毒常引致的血栓和败血症已导致全球无数人死亡。血栓和败血症是身体对感染COVID-19病毒的极端反应。
他认为,北京还在应用2020年3月的思维方式,这没有意义。
彭博社周二(12月20日)报导,中国染疫死亡的真实数字也可能被中共如何定义COVID-19死亡的变化所掩盖。在当局取消严格的核酸检测要求并放弃统计无症状感染者后,自11月以来,中共官方公布的新增病例数量出现了下滑。这与卫生专家有关感染人数激增的预测以及北京和其他城市居民的报告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城市居民的说法,他们看到了自己居住的住宅楼和个人圈子里新冠病例数急剧增加。
在北京,一家指定接收COVID-19感染死者的殡仪馆的员工证实,该殡仪馆的火化和其它殡葬服务需求激增,最近几天接收的遗体数量越来越多。
在中共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中,有近九成发生在2020年疫情初期。
彭博社说,其它国家/地区对因感染COVID-19而死亡有更广泛定义。某些国家/地区卫生当局确实注意到该病毒可能不是导致阳性者死亡的最终原因,但大多数国家/地区仍将此类死亡人数包括在COVID-19死亡统计中。因为感染COVID会导致其它病症,例如血栓,然后引发心脏病发作等,并且该病毒还会加速其它疾病导致的死亡。
无论感染病毒是根本原因还是促成因素,美国都将死亡归因于COVID-19。新西兰将记录在检测结果呈阳性后28天内死亡的任何人,归类于因COVID-19死亡。英国则是根据死亡的根本原因来确定是死于COVID-19病毒还是仅涉及该病毒,但这两种死亡在官方统计中都将记录为因COVID-19病毒感染死亡。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