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记者林岑心、骆亚采访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曾多次提及粮食安全问题,近日,党媒《人民日报》罕见以“那么粮食怎么办?”为题,刊出习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起外界议论,中国粮食是否真遇到问题了?

党媒称,习近平在12月8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粮食安全问题,他说,“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绝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他还说,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改建养殖场、种花卉果木,那麽粮食怎么办?

中美持续对抗下的未雨绸缪

旅美经济学家李恒青14日告诉大纪元,党媒重点刊出习的谈话,目的是要“未雨绸缪”,担忧的重点未必是中国粮食不足,而是担心目前外交处境太差。

“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担心在哪儿呢?因为现在他的外交搞得太差了,一旦出现了问题以后,周边国家都不是他的盟友,周边的国家都有可能对他进行限制。一旦限制的时候,它的粮食就会出现大的缺口。”他说。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14日告诉大纪元,中国粮食问题近两年常被提起,主要原因是北京当局意识到中美关系生变,与其它国家处得也不愉快,或因为贸易争端,都会让中国在粮食进口上面临困扰。

黄世聪说,“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习近平)也意识到了,在未来的世界里面,中美对抗应该是不变的事实,它也担忧美国最终会不会用粮食手段去扼杀中国的发展,显然要在这方面做好准备,因此他希望能够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当局虽然想要“未雨绸缪”,但是,中国的粮食储备量显得黑幕重重。

李恒青谈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时,习近平、李克强曾经下令要查清有多少存粮,但是他一宣布准备清查时,从北到南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就开始着火,一座一座的粮仓着火,后来中央一看不行了,赶紧下令说不查了,“实际上,那时候他们就意识到,粮食(储备)是有很大危险的。”

“国家粮食储备量”被视为国家秘密

根据中共官方的数据,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产量为13657亿斤(合约6.82亿吨),比去年增长2.0%。

据中共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粮食进口量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保持在1亿吨以上。今年1至10月粮食进口量为13795.6万吨,以大豆、玉米、小麦为主。

“按说每年的粮食在增产,每年的人口都在递减,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不应该有太大的危机。”李恒青说,但是问题是到底储备了多少粮食,“也就是国家粮食储备量到底有多少,这号称为国家秘密,谁也不知道。”

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今年11月提到中国粮食储备量时,仅说“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以小麦为例,可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但并未说明具体的数据。

李恒青提到,中国标准粮食储备库的总容量达6.7亿吨,简易仓容量为2.4亿吨,“国家储备库完全可以把一年中国农民生产的粮食全部储存进去,如果全部都储满,他(习近平)现在应该不着急才对。这次再说生存问题,言外之意,他是真的急了。”

中国农业分析师马文峰稍早前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近两年,东北地区的国有粮食企业没有太多储备,粮库空了,只能大量进口玉米和小麦来填充国库,才能拿到政府补贴。

中国数据失真 粮食问题恐进一步恶化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共御用学者、前中国财长楼继伟罕见批评,一些经济指标竟没有出现在官方统计数据上,所有被揭露的经济指标都“非常好”,完全没有反映经济下行的风险。

中共统计数据造假的问题,也反映在粮食数据上。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都是造假的,都不是他们去清点出来的,都是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局、商业局、统计局报上去的,至于报了多少、有多少造假,没人知道,就像今年东北三省说粮食增产了,但这些官员也没去数,就算去数,也数不着。”李恒青说。

黄世聪认为,这次中共经济工作会议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未来一年的忧心,特别在会议中讲到25次“稳”字,并罕见提出中国未来可能存在需求、供给和预期都不好的状况,和外界预估的情况相近,“说明他们(中共高层)也承认这样的状况。”

在国际关系恶化、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夹击下,黄世聪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还面临着农村人口外移、劳动力减少、人口老化以及旱灾、水灾等极端气候频发等问题,“对于粮仓的冲击,未来不会减缓,只会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