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被质疑有24篇论文造假,且存在着一图多用、重复使用等问题。图为董晨和学生在一起。(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官网)

近日有人在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匿名发文,质疑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院长董晨的24篇论文,存在着一图多用、重复使用等问题。董晨则在27日回应学术造假一事,称基本上排除恶意造假,图片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因此“造假是不成立的”。然而,董晨的回复却引发中国网友的不满,纷纷讽刺说,造假岂分恶意、善意。

综合南方日报与香港01报导,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院长董晨近日被质疑论文造假,报导称,他发表于2003年至2019年之间的24篇论文涉嫌造假,这些论文大部分是董晨先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安德森肿瘤中心工作期间发表的,也有部分论文是董晨在华盛顿大学及清华大学医学院期间发表的;文章多见于《免疫学杂志》、《Immunity》、《实验医学杂志》、《生物化学杂志》等期刊,还有论文是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主办的《自然-免疫学》,还有两篇论文分别收录于2007年、2019年的《自然》杂志中。

报导称,在这些论文中,部分实验图像重复出现在不同的项目中,但标记数值却不同;有两幅实验图像的相似度极高;不同指标的直方图却完全一致。24篇论文全部是由董晨担任作者或为共同作者。

针对上述质疑,董晨在6月27日回复《中国新闻周刊》说道,“PubPeer上有人对于我们部分文章的少数展图有些疑问,我们非常认真而慎重地对待,正在深入调查和核实原始资料。据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学术造假,没有任何论文的科学结论有所改变。有些疑问是因为提问者对于研究内容的不熟悉。但也有极少数情况存在无意的错误,我们正在和杂志合作进行修改。由于跨度时间长,涉及的学生、博士后较多,调查还在继续中。”

董晨还强调,“基本上排除恶意造假,展图没有经过人为加工,造假是不成立的。”

董晨稍晚则表示,其实有些被重复使用的图片是属于同一个实验的,包括有一篇论文是“搞错了”,出现了技术错误,但已经跟杂志商量修改。他已经在PubPeer网站上,针对部分文章的质疑进行了回应,估计27日晚间就会上线。

这次被质疑的部分论文发表于高水准期刊,除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之外,《Immunity》、《自然-免疫学》与《实验医学杂志》2018年的影响因子分别是高达21.522、23.53与10.892。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01报导,董晨在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6年获得了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1997年到2000年在耶鲁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董晨曾任德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北京市“慢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于2019年11月22日发布的《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吿》中,董晨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董晨已经发表论文240余篇,总被引用次数高达26000余次,并于2014年到2019年连续六年获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与此同时,他还是《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的主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FASEBJournal》的副主编,《Immunity》与《Cell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

2019年2月,《Immunity》曾正式公布新一届编委会名单,董晨当时即成为该刊编委,当时与他一同成为编委的,还有在2019年11月被质疑论文造假的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针对董晨回应论文造假一事,不少中国网友纷纷反讽说,“还自己给调查下了结论”、“我可以造假,但是你们不能说。”、“我读书少,善意造假是啥意思?”、“论文都能搞错,含金量会有水份吗?”、“造假还存在恶意和善意吗?不应该是学术端正与否的问题吗?”、“清华教授说是那就是”、“人家都澄清说论文主要结论没受影响了…就好比,电视剧字幕出了错别字,也基本不影响观看。”

作者: 卢乙欣  来源:看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