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两会的记者会上,曝光6亿中国人月收入1000元的数据后,外界炸锅,一度沸沸扬扬。

6月4日,李克强作为中央应对中共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中共党媒进行了报导,会议再次曝光有关瘟疫的实情。

6月5日,《人民日报》转载新华社的文章“要求提升能力精准做好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加强疫苗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工作”。

文章说,“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但近两周个别地方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全国仍有一定数量无症状感染者,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容忽视”。

武汉千万人检测“零确诊”,北京开放武汉、湖北人进京,按照中共渲染的,疫情应该平息了。此时却召开疫情工作会议,很不一般。说“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很可能就是不稳定,所以才要专门开会。文章特意谈到了“零星散发病例”,“全国仍有一定数量无症状感染者”,“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容忽视”。看起来,真正的疫情并不简单。

文章还说,“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医学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各地要认真总结常态化防控经验做法”。

这句话的含义很大,说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没有被医学管理好,亟待加强;还说明各地没有“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工作也不认真。中共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出院复阳、疑似病例、潜伏期患者和反复检测不准的患者,与国际公认的无症状感染者完全不同,而且在中国不算确诊病例。

文章还说,“目前核酸检测能力超过每天300万人份。要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工作,抓紧补上一些地区疾控机构、医院等检测能力短板”。

武汉市千万人检测的10天会战刚刚完成,平均每日检测100万人左右。忽然提“核酸检测能力超过每天300万人份”,额外的200万份,是武汉的2倍,用在哪里了呢?如果只是吹嘘,并未实际做到,还算好说,至少老百姓知道,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检测。但是,既然不需要,为什么还准备了300万的检测能力呢?这和疫情平稳的形势,完全不符,听起来仍然令人感到害怕。

“抓紧补上一些地区疾控机构、医院等检测能力短板”,说明一些地区检测能力仍然不足。没有疑似病例就不需要检测,“能力短板”可能至少证明疑似病例检测不过来,这可就真吓人了。

文章没有直接提到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很难知道是否真正解决,至少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不用中国的检测试剂。

文章还继续说,“进一步推进疫苗和有效药物科研攻关,加强国际合作”。

看来,之前吹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根本不管用,仍然需要靠国外的有效药物和技术。疫苗研发,也并非吹嘘的多么领先,搞不好,还得等国外的产品或技术。

文章最后又谈疫苗,同样令人害怕,“目前相关疫苗研发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要尊重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积极推进各阶段临床试验,力争尽快取得突破,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疫苗研发“尊重科学规律”、“依法合规”,这都是常识。会议还要特殊强调,很可能表明,疫苗研发为追求阶段性成果,并未“尊重科学规律”,甚至没有“依法合规”,如何能“维护人民健康”?至少参加疫苗试验的人,要小心了。

李克强的讲稿,自然是秘书们写的,他们事先当然要做调研,应该也掌握了不少实情,于是站在领导的高度,提出了改进工作的要求,却也透露了真正的疫情真相,与党媒试图营造的气氛差距很大。

作者: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