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死者解剖发现,其心、肺、大脑、肾、消化系统均出现受损迹象。

日前中国学者发表论文,公布首例系统新冠死者解剖肉眼观察报告。报告指死者肺、心、肾、大脑和消化道都存在损伤,部分验证了前线专家透露的病情。此外,肺部存在大量粘液,显示钟南山团队此前主推的吸氧疗法无效。

2月28日,《法医学杂志》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预出版刊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这是第一例新冠死者尸体解剖肉眼观察结果报告。这次尸体解剖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良带领的团队,于2月16日完成。

报告指出,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肉眼观察呈斑片状,存在灰白色病灶及暗红色出血,触之质韧,失去肺固有的海绵感。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显示新冠病毒可引起以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此前有研究指,新冠死者尸体穿刺取样获得的组织局部显示,其病理特征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感染者相似。但此例系统解剖的大体观察结果显示,与SARS存在明显差异。

报告指,此例死者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但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该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仅15天、病程较短有关。新冠病毒对肺部的损伤程度,有待更多系统尸体检验资料及组织病理学验证。

此前2月9日,中共卫健委专家钟南山等多名专家合作完成的论文中,曾将吸氧作为目前的主要疗法。但刘良在完成解剖后对陆媒表示,在临床上,需要对黏液进行稀释或者溶解,保持气道通畅,如果黏液成分没有化解,单纯用给氧的方式,可能达不到目的,有时候会起反作用。因为给氧可能会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会加重患者缺氧。

此外,刘良团队的解剖还发现,死者胸腔出现少量积液,液体呈清亮淡黄色,为心脏病变表现。肉眼观见脑水肿,大脑皮质轻度萎缩。小肠呈节段性扩张与狭窄相间(类似串珠状)。肾呈颗粒性固缩肾外观。

报告指,考虑到死者有冠心病史、脑梗死及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病毒是否侵害心脏、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仍有待组织病理学验证。

目前,“维稳”仍是中共防疫“重点”,有关疫症严重性的临床报告仍属陆媒报导的“敏感内容”。但也有少数擅打“擦边球”的媒体采访前线专家,曝光了部分内情。上述尸体初步解剖报告,部分验证了此前武汉前线专家透露的病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曾告诉财新网,新冠病毒最大的危害是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下降,肺功能受损,从而呼吸衰竭而死。也有很多病人因为免疫力下降,导致多器官并发症,多器官衰竭而亡。

身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上海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告诉《南方人物周刊》,有的新冠病人发病后期突然会有一个加速,病人很快进入一种“炎症风暴”,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包括心肌炎表现。他说,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医院的治疗很难把他拉回来,因为重症室的ECMO和呼吸机等只能替代肺功能,对多器官衰竭无能为力。

还有武汉医生在网上匿名爆料指,一些重症患者后期肺部充满粘液,与溺水相似,最后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被活活“淹死”。该医生还说,一旦进入重症室,只有10%的患者能救活,大部分只是“安慰性治疗”。因为担心感染,医生一般尽量不给插管,而一旦插管就代表肺功能完全丧失,也只能一天天维持。

网上多个爆料指,武汉许多重症患者被放弃治疗,人还没死就被捆入裹尸袋,送往火葬场。

来源: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