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蓝皮书称,中国新经济的竞争力只约为美国的一半。(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作为中南海智库的中国社科院17日发布蓝皮书称,中国新经济的竞争力只约为美国的一半。在内外环境均不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明年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名为《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9年》的报告中(以下简称 蓝皮书),中国社科院认为,中国新经济的竞争力只约为美国的一半,“中国的新经济面临不平衡发展,中国在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竞争力,但创新能力、绿色化和网络化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

蓝皮书建议具体到政策上应该优化政府服务,对拿不准的不要随便监管,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监管和过度监管。

蓝皮书课题组构建的新经济指数包括创新能力、全球化、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六个一级指标,其中,美国囊括了创新能力、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共五项指数的第一,全球化指数位列第七。

新经济竞争力主要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以及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具体到分项指数来看,发现近年来中国全国创新能力指数出现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5.6下降至2017年的4.2。

2016年,“新经济”首次被写进“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彼时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蓝皮书称,“政府选择性产业政策,在赶超时期有其合理性,但因为规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创新限定在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领域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弊端日益突出,显现出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亟须对产业政策进行改革。”

在12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11月工业和消费增速均优于预期,双双创下五个月高位,投资则持稳,11月份制造业PMI的指数是50.2%,比上月上升了0.9个百分点,在连续几个月低于临界点之后首次回升,达到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的PMI是54.4%,服务业PMI的指数是53.5%,都比10月明显回升。反映消费的零售额增长了8.0%,也创下自6月份以来的最佳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美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暂缓,内外环境改善将有助于经济在四季度止住加速放缓的脚步。不过他们也指出,尽管经济下行压力暂缓,但2020年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犹存,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处于低位,房地产投资虽有韧性但2020年下行之势恐难以避免。

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清醒认识到……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会议再次强调“六稳”,“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是2018年7月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应对经济下行的对策。

《路透社》12月17日的分析文章认为,展望2020年中国经济,在内外大环境均趋紧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全力护航“六稳”,就犹如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走钢丝。就业优先仍将置于宏观调控政策的首位时,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6%左右的支撑以及赤字率控制在3%的警戒线尤显必要,但要寄望继续出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恐不现实。

曾任职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现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的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建议明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仍应定在6%左右,赤字率目标提升至3%,降息降准仍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