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今年前八个月,上海、北京、山东、河北等多个发达省市的工业企业利润分别下降了19.6%、14.4%、13%、11.2%。图为上海浦东
中共最近连续召开两个重磅会议,释放出明年经济工作求“稳定”的基调,只是这与其发出的最新数据所描绘出的前景截然相反。面对今年出现P2P、股市爆雷、企业债违约等各种陷阱,摸清中共明年经济动向,中国民众可预判前方的风险,趋利避害。
12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细化了经济任务,增加了房地产方面的描述,但公告要点与12月6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如出一辙,如承认“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坚称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
不过,中共年内这两次最重要的经济会议,释放出的“稳定”讯号恐难令人信服。因为依据中共自己的最新数据,11月出口下跌,外汇储备缩水,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缩减,物价开始大涨等,种种迹象显示,贸易战的冲击以及国内经济下滑速度都在加大中。
今年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最差的年份,但明年前景更不乐观。中国经济已不是稳不稳的问题,而是爆不爆的问题——已掉入经济危机的火山,剩下的只是何时爆发。
即使中美刚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考虑到中共言而无信的历史记录,以及贸易战核心问题直接冲击中共专制基础,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其实并不确定。无论是贸易战,还是国内经济危机,病根都是中共;想要扩大开放或深化结构性改革,中共迈不过自己这道坎。
那么,中共这两次重磅会议释放出哪些讯号,又暗藏哪些风险?
2020中国奔“小康”隐藏重重风险
中共两次会议道出了中国2020年的系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等;实质就一条,经济要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的各种危机,几乎都体现在债务或金融风险上,所以近年来中共一直把去杠杆作为核心要务之一。但在极可能撑不过2020年的内外压力逼迫下,中共最终选择了稳增长,而非去杠杆的经济基调,即明年“建成小康社会”。
如果说去杠杆被中共用作经济过热的退烧药,虽不治本,却能略微推延危机爆发;那2020奔小康就成了中共刺激经济的兴奋剂,结果是在债务危机的火药桶上,再加一把火。
这种政策转向意味着,中共口头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心已从“稳健”向“积极”倾斜。也就是说,中共会加大财政刺激和货币放水的力度,而顾不上已濒临爆发的债务风险。
具体而言,中共将对地方债松绑,用基建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大基建”。
11月中共财政部已将明年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下达至各地,而这笔资金被要求专门用于大基建。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20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这是自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共首次在年度最高规格经济会议中,提出具体的基建项目,背后力挺大基建的意味不言而喻。
至于原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要“灵活适度”,“引导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换言之,银行要保证政府和企业有钱推动大基建。
了解了中共明年的经济动向后,经过P2P、股市、债市爆雷洗礼的中国民众,或能预见到2020年的喧嚣和动荡。
一个被反复验证的经验或教训是,凡是中共大力宣传的“机遇”,更可能是圈钱、割韭菜的陷阱。
比喻说股市。“大基建”概念股近期可能看涨,但它们真的搭上奔小康的顺风车吗?
短期内,尤其是贸易战暂时缓和时,中共或能通过大基建刺激经济,从而带动基建类股票上扬。
但用负债推动的大基建,就是饮鸩止渴,会加重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债务风险。一旦时间线拉长,“大基建”随时可能大塌方,股市重掀爆雷潮。
而且,不仅仅是在股市,也不仅仅局限于大基建,中共吹起的2020经济风向,可能一路布下数不清的陷阱和地雷。
届时可能会出现类似P2P、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金融衍生品或高新项目。它们可能会被贴上“大基建”、“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各种高大上的标签,登上各级报纸电视电台做宣传,甚至被银行和各级政府官员背书、推广。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你的钱,即俚语所说“你看中人家的收益,人家看中你的本金”。最无解的是,看中老百姓本金的,不仅有商、还有官。
简言之,中共的“小康社会”,给2020年的中国经济和中国民众都带来重重风险。中国人在投资理财上,无论多谨慎都不为过。
透视中共房政动向2020该买房还是卖房
在中共经济会议释放出的各种经济讯号中,最令中国民众关心的还属房市动向。2019年前11月,各地房市调控高达554次,再创历史新高,令本就疲软乏力的房市更加动荡不安。
2020年,中国人到底是该买房,还是卖房?
先看看中共的口风。12月6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罕见未提房地产,而之前4月、7月两次政治局会议连续强调房住不炒。前后变化暗藏了对房市松绑的意味。
紧接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提到了房地产,但与去年会议相比,“房住不炒”的基调未变,只是增加了旧房改造、发展租赁住房等内容。
中共2020房市政策的微妙变化,透露出什么信息?
第一,中共一直欲稳房市,代表着房市一直没稳住。
中共在12月6号的政治局会议中,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定为明年最重要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虽然在12月的这两次会议中,中共并未强调房地产的风险;但在今年1月初的领导干部维稳班上,中共将房地产列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第一要务。
今年以来,中共在这些重磅会议中的表态,显示房市泡沫已成为中共最担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导火索。
所以中共近年来的房市政策,核心一直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说白了,就是要稳住房价不跌、房市不崩,尤其是要稳住人心,竭力消弭或打压房市下滑的心理预期和担心。
第二,中共挡不住房市下行,所以只能“因城施策”。
据中共统计局数据,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二手房价格步入下跌。受政府调控最少的二手房价格的整体下滑,正是房市下行的标志。
这也意味着,中共蓄意营造出的“房价刚性上涨”的信仰已被打破;房价有可能在下跌的心理预期或恐慌中出现暴跌,甚至诱发房市雪崩。
所以中共只能是“因城施策”,放手让各地政府想办法阻止房价下跌。
而各地政府的限价限购等调控,也不是为了抑制房价,而是担心房价激增会推高债务风险。现在中央继续开放“因城施策”,一旦地方房价下跌,调控即刻反向,转为房价限跌、放开限购。
所以,中共“因城施策”的房市政策,目的只有一个,稳住或冻住房市不崩盘。
第三,新房几近被榨干,中共瞄准旧房市场。例如收紧“棚改”,推进“旧改”(旧房改造),发展租赁住房等。
这种变化被中共冠以发展民生的冠冕之词,但实质上,应是中共的无奈之举。
新房市场已经全面萧条,而中共的土地财政以前主要是从新房中榨钱。中共要想继续从房地产中敛财,就不得不瞄准旧房。
由此不难推断,扎根于旧房市场的“房产税”大概率会被中共加速推出。炒房客、囤房客等持有大量房产的人,或将成为中共土地财政的新收割对象。
了解了这些变化后,明年到底是买房、还是卖房,中国民众可能有一个更清楚的判断。
过高的房价透支了几代中国人的消费力,耗尽了房市未来的潜力,决定房市整体下行的方向。
而过重的债务将炒房客、房企和银行都暴露在极高的风险中。一旦房价大跌,数量庞大的个人或机构都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危机,进而危及整个金融市场。
因此,面对随时可能破裂的房市泡沫,中国人最稳妥的应对,应是远离风险。
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中共如何调控,多数三四线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趋向更冷淡。
即使是在一二线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都市圈,在政府各种政策手段的刺激下,房市可能出现间歇性反弹,但债务风险并不会被降低。
所以,除非刚需,否则贷款买房一定要慎重。
而要卖房的话,可能越早越好。毕竟,除了部分中心城市和大都市的房屋,在短期内还有上涨空间,绝大多数地区的房市都是看跌不看涨。
一句话,在低增长、高风险的经济大环境中,中国民众最好是更重视降低在房产上的债务风险,而勿轻易被政府的政策所带动。
来源:大纪元记者何坚报道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