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九日公布,十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达三.八%,创近八年新高,主因猪价一年来飙涨一○一.三%,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中国的通膨危机,使决策者是否进一步采取宽松措施以提振疲软的工业部门,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十月CPI年增三.八%,其中农村地区物价年增率达四.六%,较城市的三.五%严重。由于猪价飙涨,导致畜肉类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扬六十六.八%、禽肉类涨十七.三%,鸡蛋也涨十二.三%。而根据中共官方数据,至上月廿五日,中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每公斤达人民币五十一元,年增率飙升一六四%。

荷兰合作国际银行(Rabobank)指出,中国猪只数量恐要五年多后,才能从非洲猪瘟疫情中恢复,自去年八月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猪只数量已腰斩至不到两亿头。

另外,中国十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下滑一.六%,创三年来最大跌幅。而货币政策似乎不是供给不足导致猪价飙涨的解方,与其他主要国家央行相较,中国人民银行的提振经济手段相对克制,但本周人行稍微调降一年期贷款利率○.○五个百分点,以维持整体流动性供应持平。

香港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部门主管胡伟俊(Larry Hu)指出:「CPI通膨的飙涨是供给所致(主要在于猪价),每况愈下的PPI通缩则是需求使然,理想上货币政策应回应需求而非供给问题,但现实上,中国人行可能在PPI与猪价上寻求平衡。」中国的货币措施将使苦于需求疲软、通缩与高关税的企业受惠,但加速的通膨可能进一步伤害一般家庭。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