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图:北京一家银行展出的新版人民币样本
图:10月29日,河南洛阳伊川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出现挤兑取钱现象。
美媒报道,中美贸易战加速中国经济恶化之际,中共放手近1.9万家公司「美式破产」。在中国接连发生银行挤兑的情况下,5日央行公布了对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征求意见稿,私人最低是10万,公司是50万就要登记现金提取。舆论有不少声音认为,这种政策真实目的是防止银行挤兑。业内指因经济状况恶化,可能有更多银行爆资金危机而面临破产。6日,中共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包括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和发行“永续债”,不过分析指这是真破产假重组。
川普贸易战下,中国放手近1.9万家公司「美式破产」
华尔街日报报导,随著美中贸易战爆发,中国经济加速放缓,中共官方面对企业债台高筑,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开始容许以美国式破产方式让中国公司倒闭,以缓冲经济硬著陆的压力;2018年全中国法院就受理了近1.9万件企业破产声请,较2年前增加逾2倍。
根据报导,中国现有超过90个美国式专业破产法庭,旨在帮助清理中国公司债务泥沼;直到不久之前,中企的债务违约原先会由中国国有银行、其他债权人吞下。
中国破产制度借鉴了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条款,旨在允许企业在法院的保护下进行重组,以继续存活、日后偿还债权人。中国大多数破产法庭都是从2015年才成立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在今年增设了新法庭。
报导说,包括渤海钢铁集团负债逾2000亿元人民币,是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起中国国企破产案,部分资产将由另1家钢铁企业接管,对债权人的偿付正在进行中。
不过,中国许多破产案中对企业的重组和清算是非常混乱的过程,中间常遭遇分歧、抗议和混乱等情况:债权人感到愤怒,债务人为拯救自己的企业而战,法官则肩负着增进破产相关利益的使命。
中共试点10万就登记,大额现金管理为防挤兑?
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中共央行,11月5日公布了对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征求意见稿。试点将在河北、浙江和深圳进行,为期两年。对公账户(企业)的现金管理起点是50万,对私账户起点,河北是10万、浙江是30万,深圳是20万,凡达到这一数额以上的客户在存取现金时都要进行登记。
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表示,中共此举是担心银行出现问题,故想进一步监控现金走向,亦想打击走资。
海外评论人士文小刚认为,中共此举和现在大陆一些地区民众到银行挤兑有关,中共害怕民众的挤兑蔓延,其实在中国,中共要想知道谁取了大额存款,到银行一查就明白了,搞这个登记就是为了恐吓民众,警告你们谁去银行取钱共产党都知道。另外就是中共资金吃紧,它希望民众把钱留在银行。
日前,继洛阳伊川农商银行出现挤兑取钱现象仅一周,辽宁省营口市沿海银行也发生大批储户前往银行取钱的挤兑风波。11月6日晚间,当地警方称拘留了9人,指控其“发布不实言论”。
之前的伊川农商银行出现挤兑时,当地调集了全省300亿元支援该行,显示当局资金吃紧,而类似伊川农商银行这样的银行在该省有几百个。
挤兑事件只是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事故频出的冰山一角。五月份,全国最大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包商银行因严重的信贷风险被政府接管。
自由亚洲电台报道,不久又有消息传出,全国第六大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多次出现违约纠纷。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认为的确存在这样的因素,中共害怕挤兑银行蔓延:
“对区域性的银行,一个谣言就可能造成恐慌;所以,地区性的银行,挤兑也是一种金融风险,它害怕蔓延。可能有这个因素。”
但美国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的估计更为悲观: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以后,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因为贷款出去的企业经营不善,没办法还钱,所以就出现大量的坏账。这样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会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倒闭。”
还有消息称,全国第六大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多次出现违约纠纷。
对本次试点在河北、浙江和深圳等地进行,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指出,这几个地方都很有代表性:
“浙江代表了经济发达地区,它的民营经济活跃;河北代表的是中西部;深圳代表的是外向型经济,以贸易为主,还有它跟香港邻近,它的地下钱庄相对多一些。”
业内:经济状况恶化,可能有更多银行面临破产
尽管官方强调营口沿海银行财务危机是谣言,但沿海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海航集团,早就被指出现危机,据称至今仍未解困。
另外,大陆《新京报》数日前刊发一则报道,称该银行第二大股东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欠债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但名下已无可执行财产,连带营口沿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也被法院查封。惟《新京报》已将上述的报道删除。
据熟悉银行体系的媒体人朱女士称,以前很少公开出现银行挤提,而经济下滑,企业处境恶化甚至破产必然波及到银行业。而从去年到现在,连续发生的银行挤提,对民众的心理冲击很大。
她说:之前包商银行也是出现了危险。今年整个中国的经济不是很好,特别是小企业很多倒掉了,给他们房贷款的银行肯定出现很多坏债。以前从来没有过,突然出现了,对心理上的一些影响不好。最近曝出来的一些,里面到底是甚么问题,这些银行都不说。不仅仅是银行业,其它的各种事情,无论是出了甚么事情,不都是不说嘛。
而原银行从业者廖先生则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国近年来出现的民资股份制小银行,已成为高层权贵家族的关系人的圈钱工具。此外,因极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无法从事例如参与朝鲜等国交易的事情,而股份制的民资小银行则同时承担相关的任务。但其中的详情,即便是他这样的从业者也无法知晓。
“真破产假重组”发行永续债加速又一种P2P?
11月6日,中共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再次聚焦中小银行金融风险。
此次会议重点主要包括:“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
东亚研究协会研究员至清对大纪元表示,“中小银行在老百姓心里那就是跟大银行一样,都是国家来兜底的,如果倒闭,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金融委开会解决中小银行的资本金问题,这很可能是经济危机的加速,解决不好蔓延开来,就是金融大变局。
据“彭博社”11月7日报导,中共当局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大力度去防范并遏制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表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讨论一项计划,敦促资产少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有潜在风险问题的银行进行合并或重组。
至清表示,这都是中共想出各种办法拖延中小银行破产,将实质破产转为所谓的重组,会将破产风险转到如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实际上是“真破产假重组”,中共当局害怕老百姓明白真相去挤兑。
“彭博社”还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表示,这项尚未完成的改革方案还将迫使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现有股东购买“永续债”,以承担银行潜在损失并补充资金。
截至目前,已有9家银行发行了10单共计4550亿元永续债,利率在4.2%~4.9%之间。发行主体并已经逐渐从国有大行向中小银行拓展。
11月7日,总部位于浙江的台州银行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这也是金融委第九次会议后,监管部门正式批复的首单城市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
永续债是没有到期日的债券,不需清偿本金,只发利息。发行单位以较高配息或定期加息来吸引投资人,以及弥补投资人本金之损失。中国非金融机构发行永续债已有多年,累计资金规模已达数兆。
至清表示,中国永续债一般由其它银行和保险机构买,包括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等,手里有现金的才行,以拆东墙补西墙。
至清质疑这种情况跟频频爆雷的P2P网贷是否相似。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