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渴望建立一个不依赖美元的金融体系,以减弱美国对中国商业的影响,但进展缓慢,原因包括资本管制等。

10年前,中国曾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发起高调挑战,寻求让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现在,这个潜在的挑战者正举步维艰。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最新的三年一度的调查,在所有外汇交易中,88%的交易的一方使用美元。而人民币的这一比例仅为4%,外汇交易额的增长“仅略快于”整体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人民币仅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2%左右。

在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追踪的人民币存款已从2014年的峰值减少逾三分之一。根据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ASIFMA)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末,离岸人民币债券的价值为530亿美元,较2015年的峰值下降一半以上。

市场参与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提高人民币交易的灵活性,并开放中国的资本账户。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表示:“目前,这两种做法都不安全。”

中国政府仍渴望建立一个不依赖美元的金融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弱美国对中国商业领域的影响。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上诉法院的一项裁决提醒人们,这种影响力有多么深远:这项裁决有可能导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被切断以美元计价的融资渠道,原因是浦发银行未能提供有关一家涉嫌用来逃避美国制裁的香港公司的记录。浦发银行的资产规模为9000亿美元。

但进展是缓慢的。在9月的一次会议上,国有的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驻伦敦交易主管克里斯•霍尔(Chris Hall)表示,美中贸易紧张阻碍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壮大。他表示,现在有一种“退后一步、静观其变的倾向”。

在金融危机的最严重时期,中国曾提出远大计划。时任中国央行(PBoC)行长的周小川曾呼吁对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并让人民币发挥更大作用。他警告称:“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使用,将降低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并将美元流动性严重下降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美元流动性下滑是导致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口滑坡的一个因素。

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表示:“既有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推动金融业改革契机的目标,还有一种非常强烈和普遍的想法,即更充分独立的货币对于确保中国的经济主权非常重要。”

周小川的倡议提出的时机并不适宜。尽管经济规模庞大,但中国没有开放资本账户推动下的有深度的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普遍信心也还未形成,哈佛大学(Harvard)经济学家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认为这些因素是国际货币地位的“根本决定因素”。

然而,中国央行继续推进,建立了一个以香港为中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Dealogic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年度发行量已攀升至1120亿元人民币(合160亿美元)。人民币离岸汇率不受中国央行对在岸汇率实施的管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须在中国央行每日设定的中间价上下2%的区间内浮动。

然而,2015年8月,中国央行让人民币汇率每日中间价大幅下跌,包括允许通常稳定的在岸汇率出现一次大幅下跌。全球市场动荡,人民币离岸汇率跌破在岸汇率,人们担心人民币将进一步大幅贬值,导致大规模资本外流。最终,中国政府为阻止人民币流出收紧资本管制,这切断了离岸市场的流动性。

葛艺豪将此举与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决定进行对比。当时,欧洲的离岸美元流动性开始扩大,但美国决定不对新生的欧洲美元市场加以限制。他表示,中国的决定稳定了人民币汇率,但导致人民币丧失了作为国际金融货币的可信度。他问道:“谁会在一个可以随时切断流动性的市场发行或购买债券?”

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底,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仅为160亿元人民币,而在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4.5万亿元人民币。

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中国研究主管洛根•莱特(Logan Wright)表示,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的地位仍有上升的理由,但除非贸易流动发生剧烈变化,否则其地位不会达到美元的水平。

他表示:“这取决于各个国家和数百万个人参与者愿意持有人民币并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