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人民币显著贬值,中国经济亦持续放缓。纵使官方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以各种途径将资金运走,致使今年上半年“秘密”走资的规模创新高。近年 大陆一直为金融市场引资开源,成效未见之馀,本身资金却加剧外流,情况堪忧。过去几年中国致力去杠杆和反贪腐,打击影子银行和地下钱庄,以图堵住资金外流。可去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严重打击制造业,不但外商大规模撤厂,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就连居民的走资潮亦变本加厉。

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民众循“非正式”途径走资涉及1,310亿美元,打破历来纪录。另一统计更显示,今年首七个月资金流走的规模高达2,2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急升近两成。大陆居民透过海外置业、购买保险,甚至进行虚假贸易合同、地下钱庄等不同的非法管道走资,即使官方施以严格的外汇管制,但仍杜之不绝。

事实上,大陆人走资与人民币有莫大关系,不断贬值只会令市场对人民币资产失信心。如今中美贸易战结局难料,人民币贬值难免成为中央缓冲贸易压力的工具,但同时又会激化走资,犹如双刃剑。此外,全球央行又进入新一轮减息和量宽放水,汇率难免波动。

中共堵塞走资的同时,亦希望引入外资,只是眼前资本市场一潭死水,内部需求明显转弱,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日重。制造业撤厂消息此起彼落,走了的外资不会迅即回流。故政策的焦点,便转移至金融业。近期的措施包括撤销外资的投资额度限制,明年更会全面开放银行、证券及保险业的外资持股,务求为引进海外新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此举与开放资本帐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基本一致。但资金可入自然可出,引资不易,留资更难。若然市场化改革未能兑现,继续由国家而非市场来主导资源分配,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那内内外外的走资问题,还是难以避免。

美元能够成为全球主导货币,主因其具备流动性、市场有效运作、透明开放,具深度和规模,而人民币国际化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惟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金融业开放经得起考验,走资的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来源: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