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里有大量的名言警句,其中蕴含的智慧无穷无尽,值得世人对其中那含义加以斟酌和运用,为自己的人生多添一道光彩。就如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篇》的千古名句“水至清则无鱼”,句子虽短小,但其背后隐含的内涵却格外丰富,若能正确地认识其中含义并在日常交际中加以使用,将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改善起促进作用。“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诗句的表面意思是指,若河流里的水过于清澈,则会导致鱼群无法生存。因藻类和水草都难以生存在过于清澈的水里,所以水里没有鱼类所需要的藻类和营养物质,鱼类得不到充足的饵料和养分,自然就无法在这片水域里生存下去。

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要求极其苛刻,不容身边出现任何一丝错误,否则就暴跳如雷。自然,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就会倍感压力,时间一长,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太过清澈的河水无法养育鱼群,太过严苛的环境自然也无法容人。

“水至清则无鱼”其实只是一个表面的隐喻,诗句的精华在于其后半句,却十人九不知——“人至察则无徙”“察”精明苛察之意,整句诗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倘若过于精明苛察,则很难交到朋友。诗句告诫世人应当宽以待人,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过分苛责他人,做事也不要太过苛求完美,应当把握好分寸,拿捏有度,对小事不必较真,对大事也不要因看得太重而常常严格要求他人。

这句话其实格外适用于当今的社会,现在许多人在社会里常常处处碰壁,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难以容人。在家中对家人极其严苛,对生活细节要求过于严格,让家人受累连连。在职场工作时也无法容忍同事的任何一点差错,导致同事在与他们相处时倍感压力,如此还谈何友好合作?

认真观察生活中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能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奉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这一处事准则的,他们心中的那一方“池塘”,纳得了世间清泉,也容得下数道污流。就像黄河,它的雄伟并不在于它的水有多么清澈,而在于纵然它有百转千回和十八弯道,纵然里面有上亿吨的泥沙杂质使其变得浑浊不堪,但依然它能够滋养万物,奔腾万里然后直涌大海,何其伟大。

参考文献

1.《汉书·东方朔传》,汉·班固

2.《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

来源: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