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会后,川普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川普谈到各种国际国内议题,以及美中关系、习近平等话题备受瞩目的“川习会”6月29日落幕,结果是美国同意暂不加征新关税;美中将继续在谈判破裂的地方进行合作商谈,看看是否能够达成协议;虽然美国没有把华为从商务部的出口管制黑名单中去除,但川普表示将允许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产品;中国留学生将获得更好的签证待遇。

显然,与川普政府在会晤前的几次强硬表态相比,这样有些出人意料的结果背后,隐含的一定是习近平在会晤时做出的重要承诺以及特别的“礼物”——比如朝鲜问题,尤其是川普冒着参众两院议员的反对,给华为公司松绑,更让人好奇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幕。

有分析指,川普是再一次上了当,因为从以往的历史看,北京根本不想做任何结构性的改变,所以惯于采用“拖字诀”,想将问题拖至明年美国的总统大选。对此,善于识人、经历过无数谈判并且对中共邪恶有一定认知的川普,并非不清楚,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出于何种判断,川普对于彼此视为朋友的习近平,又一次选择了信任,选择了将其与中共政权区分,选择了再给一次机会,并让其带着成果返回了北京。

而习近平能在“川习会”上摆脱国内“抗美派”的影响,不惧被指为“投降派”,在重大问题上呼应美国,或许可以解读为他多少认清了自己所面临的形势,认清了党内重要的搅局者、主管文宣的政治局常委王沪宁正在给自己挖坑,而这也是有迹可寻的。

6月29日晚,中共央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眼”发文披露了“川习会”幕后的一些独家细节和现场。其中特别提到,在两国元首对话中,“我”至少用了10次,并特意点出从中“可以读到更丰富的信息”。随即,文章列举了本次“川习会”中有代表性的“我”字句。

比如,一开场,习近平就说“我同总统先生通过电话和书信保持着密切联系”,“今天,我愿同总统先生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交换意见”。这其中透露的信息就是双方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次习近平愿意就双方“根本性问题”予以讨论,并给予回复。这自然包括贸易谈判中最后的分歧。

比如,在会晤中,习近平表示:“双方要按照我同总统先生确定的原则和方向,保持各层级交往,加强各领域合作,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习近平之语不仅是在向美方,也是在向外界传递信号,那就是决定中美走向的只有自己和川普,中美的基本走向将是合作,这也隐含了否定中共官媒以及背后势力近期释放的强硬的“抗美”之意。

此外,习近平之语其实也是他在对外透露北京多种势力的存在,它们对习近平多有掣肘。至于内情,习近平或许会向当年对奥巴马坦言一样,在小范围的密会时,对川普吐露一二。

再比如,在此次会晤和此前通话时,习近平称“中美两国虽然存有一些分歧”,但“不应该落入所谓冲突对抗的陷阱”。这个陷阱究竟是谁挖的,谁在激化中美矛盾,谁在持续宣扬“抗美”,谁在借抨击“投降派”向习近平挑衅,谁在连篇累牍抨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抨击前美国白宫战略策略师班农,习近平大概是心知肚明。

或许,也可以这样推断,习近平在“川习会”上的选择和央视客户端透露的习近平特别的讲话方式,折射的正是对三朝“不倒翁”王沪宁的不信任。

国内有消息称,习近平曾经最为倚重的智囊机构正是王沪宁任主任、其弟子林尚立任常务秘书长的中央政策研究室,而其显然在诸多问题上长期蒙蔽习近平,使其误判贸易战,误判国际形势,而其“高级黑”和“低级红”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当习近平在俄罗斯向川普释放善意后,中共官媒却跳出来称绝不向美国“投降”,任何的“投降”言论都不要有。

而就在“川习会”前,习近平突访朝鲜,随行的名单中并没有被传主管意识形态和朝鲜问题的王沪宁。笔者曾分析认为,如果习近平在海内外的点醒下,已经对有江派背景的王沪宁产生了怀疑,甚至意识到了王沪宁的贰心,那么将其排除在出访朝鲜名单之外,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可以肯定的是,习近平在“川习会”上的所言所行,在其回国后,一定会在中共高层引发新的震荡,那些主张“抗美”的高官,一定会抨击习近平在贸易协议上的“让步”是一种“投降”,习近平究竟能否兑现自己的承诺,尤其是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承诺,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或者说的更严重一点,习事实上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无法解决中共党内的掣肘,无法兑现承诺,或者言而无信,坐实“拖延说”,其想再次赢得川普的信任和善意回应的概率不高,而关税加征和惩罚华为随时可以兑现。到那时,其所承受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而自己的命运也相当堪忧。

因此,抓住了“川习会”机会的习近平,若想走出一条通途,若想兑现承诺,不负川普的善意,惟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顺应天意,抛开中共,才能解决党内掣肘,走出自己的路。否则继续在徘徊犹豫中抓住中共政权不放,不肯解决祸乱根源,那么其所得到的机会也会转瞬即逝。

作者:周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