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闺蜜聊天,忽然说起了年轻时候的择偶观。我和她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少女时也都差不多是那种文艺范十足超级恋爱脑的笨蛋,看的书不少,自以为世事洞明,实则糊涂透顶。基本上在恋爱过程中都有过那么一两次眼瞎到事后想起恨不得捅自己一刀的经历。

我感慨的说了一声:“好像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么跟异性相处,别人对自己好一分,哪怕心里知道这个人不合适,但也感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恨不得把自己拆骨卖肉去回报人家……”

闺蜜用力点点头:“是的是的,好像就是不能别人对我好一点,好一点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然后等自己喜欢上别人的时候,又不知道怎么去讨好对方,低到尘埃里,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拼命的拧巴自己的性格去顺从对方,结果最后都是别人觉得你太无趣转身就走了~”

我说我那时候有个同事,小公主一样的娇宠着长大,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让我之前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那时候一个男生追她,对她特别好,我们旁观的都觉得感动,我问她为啥不同意,她说:“为什么对我好我就要同意啊?对我好的人多了,他喜欢我,他对我好不是天经地义的么?我可以图他任何一个优点,但是对我好在我这里不是加分项,不适合就是不适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对我好是他的事,我不同意是我的事,凭啥他对我好我就得做他女朋友,又不是我要求他对我好的!”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她当时说话那个拽拽的表情,让我从心里觉得,女孩子原来真的是要这么自信,这么骄傲,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值得更好的爱,才有去追寻真正想要的幸福的底气。

焦虑的母亲,缺失的父亲,已经成为中国式育儿的常态,尤其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父亲或者因为忙于事业,或者因为不知道如何陪伴,而多数时间处于“不在岗”的状态,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如何与两性相处。

父亲是女儿最早接触到的异性,女儿会从与父亲相处的经验中积累与异性相处的经验,那些父亲陪伴多的女孩,在与异性相处的时候会更自然,更大方,更自信。而父亲陪伴缺失的女孩,则在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早恋或者遇人不淑的情况。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需要你的陪伴,或者父亲陪女儿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放下手里的工作和手机,多陪陪孩子,那是你能给孩子一生幸福积累的原始财富。

二、父亲对女儿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在异性相处中的地位。

这会导致女孩子在面对两性关系时不够自信,内心缺乏安全感,要么拼命委屈自己讨好别人,要么几句甜言蜜语就被渣男哄走了。

而当父亲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认可和爱,她成年之后就不会因为早期的爱缺失而急于寻找依靠和补偿,她会知道自己值得被爱,有充足的骄傲和自信,更能清晰的分辨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明白什么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不会轻易的被花言巧语或者一些小礼物所蒙蔽,她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感情上遇到的问题,所以幸福顺遂的概率才会更高。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一个女孩子在一个父亲有家暴行为的家庭中长大,那么,即使她无比想逃离这个环境,在她成年之后,她遇到有暴力倾向的异性概率依然会比普通女孩高许多,而且她们也依然会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对这种行为默许容忍。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的爱情是正向的,家庭关系是和睦的,那么孩子就能从中感受到爱,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幸福,明白什么是好的爱情好的婚姻,明白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良性沟通方式,日后婚姻幸福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来源:三宝妈妈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