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抬头。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抬头,中美贸易战升级也会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恰在此时,北京发布粮油价格应急调控预案,引发舆热议。

5月14日,中共官媒《人民网》报道称,“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应急调控预案于5月13日印发实施,这是继生猪、蔬菜后,又一个生活必需品领域的专项应急调控预案。”

北京发布粮油价格应急调控预案。

据悉,该预案根据市场波动的严重程度,应急调控依次设定“绿、黄、红”三色作为预警区域标识。预案以主要粮食品种如粳米、面粉和食用油品种大豆油的平均价格波动幅度作为基本预警指标。

绿色为正常情形,即粮油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稳,或粮食价格同比涨幅低于5%,食用油同比涨幅低于10%,响应机制主要为市场监测,发布市场信息,储备轮换,完善储备体系,丰富调控手段。

黄色为二级预警,当粮油市场单一品种或部分区域出现货源紧张、市场供需区域性或结构性失衡,或者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达5%至10%,食用油价格同比涨幅10%至20%,且连续4周上涨,此时要加强预警、日监测日报告、掌握企业库存和价格动态,并筹集货源加快投放,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

红色为一级预警,也是最高级别的预警响应。主要情形为粮油供求关系突变,脱销断档,或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食用油价格同比涨幅超20%。如连续4周出现该种情形,就将启动响应,投放政府储备,敦促应急加工,组织外埠货源,实施价格临时干预和应急救助。

北京发布粮油价格应急调控预案。

官媒引述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发布这一应急调控预案,“同时考虑到中长期粮油市场面临复杂国内外环境可能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

让外界联想到正在升级中的美中贸易战。

由于中国方面反悔,致使双方逾10轮的贸易谈判无果而终,中美贸易战陡然升级。美国于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由10%增加到25%。

中国5月13日晚间宣布,将之前已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的部分美国商品,分别将关税提高到25%、20%或10%的关税。

从中国这次加征至25%关税的商品清单来看,包括小麦类的粗粒及细粉,其它谷物细粉,以及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葵花油、椰子油等多种食用油类及其分离品。北京发布的粮油价格应急调控预案和这些商品产生关联,因为相关产品进口价格上涨,也会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目前,中国民众对物价的上涨感到不安,对于相关的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也纷纷谈及个人居住地的物价情况。

中国民众评论新闻纷纷谈及个人居住地的物价情况。

另外,农作物害虫“秋行军虫”正肆虐中国南方,有可能造成中国粮食严重减产。同时非洲猪瘟等因素也使中国猪肉价格创新高,下半年通货膨胀高企。

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Imported Inflation),又称斯勘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2、货币供给途径;3、成本传导途径。

来源: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