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很多南方商人带着钱,大批的房地产公司出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时间拨回到1991年,从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始,国内的市场经济方兴未艾,中国的南方开始有港商介入,这些香港商人基本上都是炒楼的高手,他们于是就把香港的经验复制到了国内,那个时候国内的地皮相当便宜,而对外开放,成立合资公司,国家除了地皮,其他也拿不出什么资源,就这样在南方,在蛇口工业区,逐渐形成了很多的开发商。毕竟要发展先盖房,这本来也无可厚非。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个地方,海南!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独自建省,之前的烟瘴之地,突然因为临海优势变成了经济特区,海口的优势爆发了,然后1991年很多南方商人带着钱到海南,大批的房地产公司出现,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还是香港人那一套,这次完全用到了海南身上。

仅仅一年后的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就达到了87亿,占到固定资产的一半。海口市的经济增长达到83%!是的你没听错,就是GDP达到83%,都是因为盖房子盖出来的。全省的财政收入40%都来自于房地产,要说房地产和政府的绑定,当年海南和房地产才是最好的朋友,在1991年,大家月薪只有几百块的时候,海南的房价从1400,一年时间过了3000直奔5000。

有人统计1993年上半年达到了7500元每平米,疯狂程度跟现在差不多,一平米的房价是平均收入的10倍还多。与此同时,海南政府也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地价也翻了10倍。但当时海南岛上一共才不到200万人,竟然有2万家房地产公司,差不多100人就有一个房地产公司。

当时的银行也没起好作用,趁着经济特区的东风,大胆放贷款,只要你敢拿地,随便画两笔图纸,拿着图纸就能去银行贷款,所以基本很多人都是空手套白狼。现在什么万通六君子,冯仑、潘石屹他们,那会都忙着在海南炒房。只是潘石屹比较鬼,他去办手续的时候,偷看了一眼数据。发现海南的人均居住面积远远超过了北京,于是感觉到了危险,这才避免了跳楼的悲剧。

1993年6月,政府出手了,出台国16条,严控信贷,提高利率,限期收回违规资金。这16条对于炒房人来说,刀刀致命。大幅提高了炒房成本,让自己的项目无以为继。一时间市场无人接盘,有的为了能赶紧把楼封顶,不惜借高利贷。结果资金窟窿越来越大,负债也越来越多。但结果却是楼盖好了,跟烂尾楼却没什么不同,同样没人买。

据说当时海南95%的房地产企业倒闭,烂尾楼600多栋,1600多万平米,四大行的损失就有300多亿。注意,这是那个年代的人民币,当时万元户就已经跟现在的大富豪差不多了。所以损失不可谓不惨烈。甚至海南在很多年都背上了三大景观的美名,天涯海角和烂尾楼。

比烂尾楼更可怕的是,有人1000多万开发的房子,10年后搓堆卖废铁才卖了300万,当时海南发展银行,甚至在一年后遭遇了挤兑,随后被央行关闭。所以,海南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子跟其他商品不同,老百姓抢盐的时候,你加大供给,很快物价就能平抑下来,而炒楼却相当麻烦。因为你加大供给之后,价格虽然下来了,但给你造成的损失更大,代价太沉痛。

换句话说,用加大库存的思路来降房价,和用提高房价的思路来去库存,这两个招都不怎么样。而且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循环之中。也就是去完库存就要降房价,降完房价就一地库存和烂尾。

作者: 齐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