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叔服相面看孙叔敖三代。(pixabay)

中国的相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约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代之际。

孟穆伯公孙敖带儿子相命

据《左传·文公元年》记载,鲁文公元年春天,周天子派内史叔服参加鲁僖公的丧礼,鲁国三卿之一的公孙敖(孟穆伯,孟庆父的儿子,鲁桓公之孙。)听说叔服会给人相命,就带着两个儿子去见叔服,叔服对他说:“你的大儿子谷,将来可以祭祀供养你,你的二儿子难,将来可以为你办丧事。谷的下巴很长,将来后人在鲁国必能昌盛。”

果然,后来公孙敖眷念莒国的美色己氏(本来许配给他的从弟东门襄仲),利用出使鲁国之际,出走到了莒国找己氏相聚没有回国。鲁文公没有追究他,让他的长子谷--文伯继承孟孙氏宗主的身分。文伯不久就死了,儿子还小,就由他的弟弟难--惠叔继承宗主之位。

后来己氏死了,公孙敖想从莒国回鲁国时,病倒在途中齐国之地,死在堂阜。惠叔向鲁国告丧请求归葬于鲁,没有得到允许。这时,齐国中有人为惠叔谋划,说:“鲁国,是你家族的亲戚,把公孙敖的饰棺放在齐鲁边界--齐国堂阜这地方,鲁国一定会取去的。”惠叔听从了他的主意,把父亲的饰棺放在堂阜。鲁国边界的卞邑大夫将此事上报。惠叔赶到朝廷请求取回父亲的饰棺,他容颜消瘦,立在朝上等待着命令。鲁国答应了,于是他取回了饰棺,依照安葬祖父庆父的葬礼安葬了孟穆伯公孙敖。

惠叔之后,由文伯的儿子仲孙蔑继立孟孙氏的宗主之位。孟孙氏是鲁国重要的三卿--鲁“三桓”势力之一。

资料来源:《左传·文公》

作者:泰源 来源:epochtimes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