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中共政府监管等因素给外企带来压力。而美、中贸易战中的互征关税,更是促使在华外企做出撤离大陆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在中国设厂的美商表示,如最新关税祭出,考虑将60%的中国制造业转移到美国。

美中双方在7月6日开始对34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8月23日开始对另外160亿美元商品征税;另外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也即将展开公众资讯,全球制造商们开始改变他们的供应链。

继台湾电子大厂、港商、日韩企业开始考虑将工厂从中国大陆迁移到东南亚或欧美等地外,美国在华企业也因关税战,开始考虑将工厂转移出大陆的计划,回到美国或迁到东南亚。

路透社8月19日报导,拉里‧斯洛文(Larry Sloven)三十年前看中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来到中国南方建厂,从那时起,他已经出口了数百万美元商品给美国一些最大的零售商。

现在,这个局面可能即将结束。

多年来,斯洛文已经看到中国生产成本上升,政府监管更严格,以及中共希望建立可持续和服务性经济、挤压低端制造商政策等因素,造成利润下滑。

但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美中之间贸易战促发的关税。

“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成本越来越高”

“这是一步一步的步骤。而且,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成本越来越高,”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迪尔菲尔德海滩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Capstone Companies分公司Capstone International HK Ltd总裁斯洛文说。

随着中共优先考虑高科技产业,制造商一直感受到压力。但随着关税临近,斯洛文说:“每个人终于醒悟到‘也许我应该面对现实’。”

斯洛文正在加紧减少对中国的投资,将资金转移到其它发展多样化制造业的中心地区,如泰国等。

他说:“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是有潜力的国家。”并表示,你不知道中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继台湾电子大厂、港商、日韩企业开始考虑将工厂从中国大陆迁移到东南亚或欧美等地外,美国在华企业也因关税战,开始考虑将工厂转移出大陆的计划,回到美国或迁到东南亚。图为中国晋江的一间制鞋厂。

对医疗设备制造商和农业设备公司等十几家制造商的采访表明,出口到美国的公司现在正在重新考虑他们在中国制造商品的经营方式。

“关税升级之前,我们希望将约30%的产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到美国,”医疗产品制造商Premier Guard的欧洲主管亨波斯(Charles M. Hubbs)表示,理由是工资上涨等原因,包括劳动力萎缩和成本飙升。

“随着最新关税发展,假设这些关税将生效,我们可能会将约60%的中国制造业转移到美国。”亨波斯说。

“在目前的关税环境下,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和其它公司在内部重新评估影响,并采取措施来缓解影响是很自然的。”一位美国主要制造商的驻中国高管表示。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限制从中国进行额外采购,将采购转移到其它国家,或将工作带回美国”。

彭博社8月17日报导,根据沃尔玛采购部门8月7日向其部分化妆品供应商发送的电子邮件,化妆品类别中的“大量”商品名列美国对中国商品征税清单。可能受到额外关税打击的中国商品包括口红、眼妆、粉末、洗发水和其它护发产品。

该信件询问供应商是否在中国境外设有设施;如果没有,是否会考虑投资一些设施以扩大其采购能力。

对全球化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

路透社报导,美国和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可能对高度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

总部位于乔治亚州的AGCO公司告诉美国贸易代表,关税将使其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生产的农场设备在美国“价格缺乏竞争力”。

来自北美的化学品制造商Maroon Group表示,它将“退出(中国)市场”。这也是Goodman Global所关注的一个问题,该公司利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休斯顿组装空调。

一些公司已经采取了行动。家居制造商At Home Group Inc和RH表示,他们将削减在中国的生产。

专注于生命科学和性能材料的跨国公司DSM中国全球战略营销总监Bernard Cheung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带来风险的上升,“给了我们很好的动力,让我们审视对整个业务的想法”。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他们将根据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做出决定。总部位于美国的GMM不粘涂料公司已经将部分产品转移到印度。此前,该公司客户美国家用厨具品牌(如George Foreman和Baker’s Secret)将中国的高档化学品订单减少了30%-40%。

GMM首席执行官拉文‧甘地(Ravin Gandhi)说,关税对中国的生产带来了额外的摩擦,并正在让美国采购部门做出“转移生产”的决定。

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报导说,中国制造业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转变是不可避免。ProconPacific亚洲业务总监Dan Krassenstein表示,该公司生产约300万个专业工业运输袋。

他表示,制造业正在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以寻求更低廉劳动力成本。

关税升级“只会加速(这种转移)”,他说。

五年前,他的公司在中国生产所有产品。现在,四分之一在印度生产,5%-10%在越南生产。

在中国南方的珠江三角洲,过去八年租用工业和商业空间的成本飙升约80%,公司则抱怨劳动力成本飙升。

“美国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便宜,”陶瓷制造商Wonderful Group的营销副主管袁菊友(Yuan Juyou,音译)表示。

“尽管劳动力成本更高,但我们已经实现了许多流程的自动化。再加上电力,土地,这些成本比中国便宜。”他说。

亚洲地区其它竞争对手也开始抓住机会和中国竞争市场。

泰国正积极推动自身作为区域制造业中心,该国提供激励措施,例如对某些行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最多八年,以及对某些原材料的进口免征关税等。

根据泰国投资委员会的数据,该国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第二低。

泰国已成为一些电子和零部件的主要制造中心,该国政府计划推出一系列工业区,以推动目标行业的发展。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在香港媒体“东方日报”刊文说,假设川普政府9月初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高关税,中国南方出口加工重镇的深圳必然首当其冲,进而冲击香港、珠江三角洲,乃至全中国经济,可能使中国经济失去增长的动力与泉源。

刘开明表示,如果未来中国的贸易环境不稳定,越南、印度、印尼等国家合力从中国挖走订单和生产线并非危言耸听。

来源:大纪元记者许祯祺综合报导

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