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传媒人程翔新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解读吴荻舟》揭中共在港二地下党系统,幸“天佑香港”,港避过多次战事。(蔡雯文/大纪元)

去年是“香港六七暴动”50周年,由于中共的官方档案至今未解密,资深传媒人、时事评论员程翔发表新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解读吴荻舟》,解读吴荻舟遗稿《六七笔记》,以及大量英国的解密材料等,首次发现中共在港有两个地下党系统,并指出六七暴动对中共政治及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令港共(土共)地盘缩小,大量地下组织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

上周六(14日),程翔的新书发表会座无虚席,包括前高官王永平、前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吴蔼仪,及多位专栏作家及网志作家到场支持。

新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六七暴动的起因、目的、过程、组织、领导、动武、落幕,到英方如何应对、当事人吴荻舟的反思,以及作者程翔本人的读后感。另一部分是程翔对吴荻舟的《六七笔记》逐条注释讲解。

《六七笔记》这本小册子是当时吴荻舟的随身工作笔记,记录了1967年4月至8月期间,有关中共当局对香港的工作及指示。


(图/大纪元资料室)

程翔在介绍近600页的新书时,自嘲是“抄书”,因为书中很大部分的内容是抄来的:“资料的汇集多过我的原创性。”他解释甘愿做“文抄公”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如果能将相关资料汇集一起的时候,就起到‘立此存照’的作用,这个‘立此存照’的作用,对现在很多人想漂白历史起到抗衡的作用。”

整理《六七笔记》五大发现

程翔指,在整理吴荻舟的《六七笔记》过程中有五大新发现。一是中共与英国之间在1945年有密约:港共不会挑战港英政府在港的管治权。

二是中共在港有两个地下党组织。程翔直言他1989年辞去香港《文汇报》工作,当时还不知道中共在港原来有两个地下党组织,“直到看到吴荻舟的笔记后,才知道原来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港共公委’之外,还有一个叫做‘香港城市工作委员会’。两个原来是平行的组织。”

三是六七暴动期间,从中共中央到香港的组织指挥机制。

四是港共发动暴动的主要目的──夺取港英的管治权(讹称香港人盼望早日解放)。

五是沙头角枪击事件的真相:它是由中共中央军委策划指挥,由解放军正规军执行。程翔说:“事实上我找到文件,充分说明这是中央军委直接策划指挥,由解放军正规军、正规部队执行。正规部队就是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分区守备师7085部队执行。这就完全推翻了以前所有的说法,指是民兵的做法,民兵一时冲动的做法,这是传统的讲法。”

程翔认为,六七暴动有机会非由中共中央发动,或由地下组织港澳工委发起,中央“被迫”支持香港左派斗争。根据吴荻舟生前日记,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虽支持暴动,包括曾想协调广州红卫兵支援土共,但周恩来同时明确狠批香港左派,认为他们的行动是“迫中央上马、虚报军情”,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

左派暴动五大严重错误

程翔指,早在1978年中共召开的港澳工作会议已承认发动六七暴动是错误的。他找到当年《关于港澳工作会议预备会议情况的报告》,明确指出六七暴动不符合中共中央的方针,实行反英第一,收回香港第二,“在香港搞同盟罢工、武斗,企图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后果极其严重。这是中央的定性。”

他又说,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前副主任李后在其《回归的历程》一书中也提到,六七暴动“做为指导一场斗争的思想和路线却是错误的,造成的损失也是严重的。”

到底六七暴动的错误为何,无论是1978年的工作报告或是李后的书,中共至今皆没有指出具体的内容。程翔则将其归纳为五点严重错误:一是违反中央对香港的整体政策,即是中央长期利用香港的政策。

二是违反中英密约,威胁港英政府统治地位,也解释了1959年北京召开50天的整风会议,不断要香港左派不要在港搞第二权力中心等。

三是违背中共中央的白区工作方针。白区是指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的统治区,香港属于白区。中共的统治区称作红区、解放区。

四是违背中共在冷战时期的“拉英打美”外交方针。

五是暴露了中共的地下工作网络。程翔说:“因为在暴动中很多是属于中共要保密的组织都曝光了。”他直言当时周恩来都无奈地说:“这些人都给你们捅出去了。”显示损失很大。

致港共地盘缩小 蚁窦曝光

六七暴动对中共及港共的损失可分为政治及经济上两方面。程翔分析,政治上的损失是造成香港左派地盘缩小,很多地下党员(“白蚁”)和组织(“蚁窦”)都曝光。

关于左派地盘缩小,他引用李后在他的回忆里所说:“经过这次事件,爱国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港九工会联合会的会员人数从事件前的28万,减少到18万多人。《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商报》、《晶报》5家爱国报纸的发行量由原来占全港中文报纸发行总量的三分之一,下降到十分之一。原来在香港和东南亚享有声誉的香港‘长城’、‘凤凰’、‘新联’三家爱国电影公司,也失去了市场,从此一蹶不振。”(见《回归的历程》p60-61)

至于“蚁窦”曝光,程翔坦言这部分不在书中,因为是自己的进一步解读。因吴荻舟的文稿中,有一篇标示为“绝密”级别的文件《对港澳工人五一观光团谈话记录》,是他在1966年5月4日接待港澳工人时的讲话,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中共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白蚁政策”,希望透过埋藏在各地的“白蚁”,不声不响地对所在地起蛀蚀作用,直到有一天大厦倒塌。程翔解释:“白蚁政策是什么?就是白蚁蛀蚀房子,不声不响将屋子咬烂,要香港的左派学习白蚁精神。”

那么谁是“白蚁”、什么组织是“白蚁”的“蚁窦”?程翔引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陈伟中2016年6月的博士论文《“六七暴动”前后香港的左派文艺刊物──以《海光文艺》、《文艺世纪》、《青年乐园》为中心的研究》,论文中指《海光文艺》、《文艺世纪》、《青年乐园》皆属于中共的“灰色组织”,即二、三线的保密组织及机构。他说,陈伟中以文化线为例,指出哪些是红色机构、灰色机构及外围之外围机构,这些就是吴荻舟讲的“白蚁”和“蚁窦”。

程翔在介绍的过程中,辅以投影片讲解。当讲到此,他表示此张投影片要取下,因为当中涉及太多人物,台下一片笑声,有人表示来不及拍下来。他接着说,当年六七少年犯石中英曾将香港社会的名人罗列出来,《青年乐园》就是灰色的白蚁“蚁窦”,“蚁窦”中有现时香港社会知名人士。

经济损失方面,程翔在吴荻舟的笔记中写得很清楚,中国在香港的银行系统,那时共有九家,受到提款潮的冲击很严重。同时中国的外汇积累工作受到影响,外贸也大受影响。暴动前,中国货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高居首位,暴动后急剧下降,直到1982年才重新回到第一位。
香港多次与战争擦身而过

六七暴动曾有多次机会触发成为战争,但在港英政府忍耐及巧合下才没有发生,例如广州红卫兵准备挥军入港,所幸两派红卫兵不和,令支援香港暴力斗争工作未成事。

程翔曾经采访当时的红卫兵小头目讲到,当时已准备好物资,就等中共中央一声令下便挥军香港。他强调,英国政府当时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采取不挑衅、不令事态恶化的克制态度,并做好撤侨及还击部署,无论在危机管理或策略上都比港共高明,明显比中共聪明。

他又说,香港意识的产生需要经历多次港人的集体回忆,第一次是六七暴动,第二次是八九运动,第三次是2014年的雨伞运动:“这三次将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感凝固起来。……六七暴动当时来讲是影响每一个人,以前香港有所谓‘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当时大家都是想是暂时居住香港,以后会返回大陆。六七暴动之后没有了,狮子山精神渐渐代替。”他认为港人因看到暴动因此决定扎根香港。程翔又不点名指有人曾发文指六七暴动是出于爱国家的观点是“bull shit”(废话)。他又说2016年年初一旺角骚乱欠组织,与暴动沾不上边。


吴荻舟。(《消失的档案》vanishedarchives.org)

吴荻舟是1930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1957年后被任命为香港《文汇报》首任社长,1950年至1962年任香港招商局顾问,是中共在香港的话事人之一,1954至1957为香港地下党第一把手。1949年前后曾经在港参与的活动包括:两航(台湾的中国航空公司及大陆的中央航空运输公司)事件、招商局事件等。1962年任职中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

1967年香港暴动期间,他曾阻止华润总经理订购8,400把斩蔗刀由大陆运来香港,因此与造反派意见不合,并经历13年批斗,被下放劳改,一家八口受到牵连,至1979年才获平反。他的女儿吴辉早年整理其生前日记并公开。

曾是广州红卫兵的文革学者余汝信,是最早把吴荻舟笔记曝光的人。他凭吴荻舟的回忆录和生前录音,以及翻阅中国解密档案和剪报,在2012年出版《香港,1967》一书。

大纪元林怡香港报导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