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极可能在7月6日正式互征关税,美国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全球策略师夏尔马(Ruchir Sharma)表示,考虑其在科技技术上的限制,中方(中共)在这场贸易战中似乎更脆弱。

“当我们提到去全球化(de-globalisation),过去的认知就是在商品和服务贸易上的障碍,或者是移民障碍。”夏尔马日前告诉财经电视台CNBC。

“但科技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因素。这是美国和中国之间争战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桎梏中国的领域。”他说。

在中美三轮贸易磋商、未达效果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6月15日依据301调查结果,正式公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自7月6日开始,对818项经过听证和公开收集意见程序、约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同日数小时候后,中共公布等量、同步对美加征关税的清单,第一批也从7月6日开始生效。自此,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分析向来以敏锐和准确著称,也一直关注这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对峙。夏尔马上个月还到北京商务访问,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中国(共)非常紧张,它们对美国现在将(贸易战)重点转向技术领域感到紧张。”

因为中国的高科技大品牌企业,他们的很多原材料,比如芯片、软件以及设计都是从美国等西方进口,夏尔马表示,“仅此一点,中国(共)对川普(特朗普)政府做的任何事宜都是脆弱的。”

那么,中共是否会用大市场、在华美企经营等策略强势回应呢?夏尔马表示,在目前的情形下,中国(共)必须考虑整体影响,它们更加关注接下来的影响是什么,而川普政府的决定或部分取决于华尔街的反应。

“在华尔街开始对整个贸易限制措施感到紧张后,川普政府放弃实施一些最严厉的措施。”夏尔马提及上周三(6月27日),川普政府在推动《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简称FIRRMA)中的做法。之前市场传闻川普政府可能启动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IEEPA)更大范围限制中国等外国投资。

他总结说,虽然中国(共)有心反击,但(和美国相比)绝对它更加脆弱。

“战争都有伤亡,但中共政府更不在乎让百姓受苦。”

外界质疑中共侧重于大宗进口商品的报复清单对报复美国效果甚微,但却切实伤害自己的国民。

“从美国进口一些食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至少现在是这样。”全球经济研究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的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贝恩(Caroline Bain)表示。

比如大豆,如果从7月6日开始,中方对美国大豆征收25%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被挡的话,谁也填补不了中国市场的大豆缺口。

外界认为,因全球大豆市场表现均衡,所以美国豆农不存在大豆卖不出去的担忧,但会心疼大豆价格下跌。然而,对依靠大豆作饲料的中国畜牧业农民来说,除了不得不面对饲料价格飞涨,还得担忧农牧产品价格受中共当局以控制物价的噱头、刻意压低价格。

“任何战争都有伤亡”,犹他州管理学院副教授庞韬文(Lee Boam)告诉大纪元,“毫无疑问,中共政府比美国政府更不在乎让自己的民众遭受苦难。”

他表示,中美贸易冲突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因为没有简单原因,同样也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两国决策者面临的现实考量就是:和接受疾病本身相比,选择治疗疾病,哪一个更糟糕?”他说。

来源: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

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