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美国商业部部长罗斯宣布,中兴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解除中兴向美国公司购买芯片等电子部件的七年禁令,但美国政府也将加强对中兴的监管。

美国商业部部长罗斯周四宣布,已经与中国通讯企业中兴达成协议,中兴将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罚金。这一协议的措施是否对美中双方有利,又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震荡美中贸易关系的中兴事件,于6月7日有了初步结果。美国商业部部长罗斯于当天上午宣布,中兴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解除中兴向美国公司购买芯片等电子部件的七年禁令,但美国政府也将加强对中兴的监管。

罗斯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电视采访时说,

“我们负责的工作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我们的任务是确保他们(中兴)不违反制裁措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派遣自己的监控队伍、自己的监控人员。这也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外国大型公司被严格监控遵守美国的出口法规”。

根据这一协议,中兴将向美国政府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罚金,加上2017年中兴向美国支付的罚款,美国商业部总共向中兴征收了近23亿美元的罚款,是商业部历史上最大数额的罚款。同时,中兴还要向美国政府支付4亿美元的保证金,如果发现再次违法,将被美国政府没收。

自由亚洲记者采访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裔电子工程师弗兰克·李,他认为,

“(中兴的案例)让中国人觉醒,所谓的“厉害了我的国”,实际上都是煽动民族情绪,是不准确的。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从制度上改进。”

此外,中兴承诺将在30天内重组管理层,美方还将挑选监督小组进驻中兴,长达十年。弗兰克·李认为美方进驻中兴是好事情,

“让中共政府和公司都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规则办事,不按规章办事,就会得不偿失,得了小便宜吃大亏。”

但也有人对这些措施表达了质疑。前中国大陆律师蓝阳在接受自由亚洲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派驻的监管人员不可能有实际的监管效果,

“因为管理人员、经营人员、财务,各个方面的,还有法律人员等等全都是中方的。那么这个时候,关键部门的决策不再你的手上,甚至于信息都不在你的手上,又能如何呢?”

有消息人士称,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曾入股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虽在其中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并且派出了得力的高管,却未能真正染指中金的管理,最后从该公司撤资。

中兴事件发酵以来,也引起中国大陆朝野对中国高技术实力的关注。今年4月,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湖北武汉装备制造业时提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中国著名电器企业格利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今年5月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指出要每年投入上百亿资金开发芯片,总能把芯片做出来。

但这种“弯道超车”的说法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陆的财经作家贺江兵先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

“就是老的格局还会维持。中国看似很牛很强大,但是我们没有自主的研发能力,科技水平也很差,还有就是中国制造其实即是来料加工。”

弗兰克·李也认为,弯道超车的说法不靠谱,

“不要忘乎所以,以为有钱就能够自主,创造就能够打开市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有它的规范化。”。

目前,中兴事件的初步结果虽然对中共有利,但美国内部还有不满的声音。在罗斯代表美国商业部宣布了有关中兴的协议后,美国国会很快表达了不同意见。国会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等人就国防授权议案提出了一项法律修正案,意在重新对中兴实施禁令。但据路透社6月7日报道,占国会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议员大多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法律修正案未必能获得通过。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