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纷争,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抓住这三个事实,就能看懂贸易战打的是什么、比的是什么,以及赢的会是谁。
5月28日,白宫开出放生中国电信巨头中兴通讯、允许其重新进入美国市场的条件。但仅仅2天后,白宫宣布将继续推进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表面上看,白宫的举动似乎矛盾,一方面试图帮助一家陷入困境的中国公司,另一方面又表明愿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对抗不平衡的中国贸易。有专家指,万变不离其宗。中美之间摩擦、争吵和谈判的核心在于中国没有消费与其经济规模相匹配的商品或服务,而美国却恰恰相反。
再拓展地看,中美贸易战背后隐藏了三个层面的竞争,以及每个层面竞争中各有一个中共不敢让人知道的事实。
中美未来科技竞争的发展渠道之争
中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自推出以来,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国家资本主义竞争。在两国争执的背后,存在一条主线:中共当局发展科技的路径选择。“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依靠收购国外技术、科技公司和先进技术产品。
“中国制造2025”是中共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强调在技术上自给自足,并在指定的先进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该计划指定的10个未来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5G)、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电网与动力设备、新材料、农业机械。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提及“中国制造2025”时说,不要低估该计划,它的确是在国家层面上与有相应产业的国家竞争。
对中共希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技术的中心,莱特希泽表示,如果是中共要在这些产业和其它国家正当竞争,那没有问题;但通过投入3000亿美元补贴、限制市场准入以及强制技术转让等手段,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那就另当别论。
有白宫资深贸易官员告诉媒体,美国政府希望用301条款箝制中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基于未来的科技领先地位,外界认为,中美双方都不可能在未来科技发展较量上松口。
中共不敢让人知道:2025要靠买和偷来实现
只是在301与2025计划之争的背后,很少有评论或报导直接指出,美方此举是针对中共当局的发展科技路径,后者希望靠“买”国外技术、科技公司和先进技术产品,以及通过强迫美国企业技术转让,偷窃美国技术等手段,来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
莱特希泽在出席国会听证时,形容该计划就如同“我有一个名单,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把它们都买走”。
他举例说,机器人、新能源车以及高速运输领域等高科技在中国才出现短短几年,但现在中共说,准备投入资源、按照这个获得技术的计划清单,通过经济手段要成为这些领域的主导者。
“这些类别是它们明确设计以获取我们的技术,以便达到它们想要的,我当然会建议把(301关税)重点放在这个名单上。”
此外,引发本轮贸易战的301调查就是针对中共窃取美知识产权的行为。根据美国知识产权盗窃委员会的估计,中共每年盗窃美国知识产权给美国经济造成2,25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的损失。
专家分析,无论是技术、贸易战和中兴,没有哪一个理由能让中美贸易关系得到快速改善。
中美企业的未来技术“冠军”之争
中国电信公司中兴一直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之一。严格地说,触发中兴禁令的并非贸易冲突,但中兴本身的确代表了贸易战中争夺的另一个层面。中美国家层面的未来技术之争的载体就是企业层面的“冠军”之争。
“中国制造2025”就是希望扶持行业冠军,其投资对象就是中兴这类国有或有中共背景的私有企业。除了产品要在中国国内占优外,更会推向全球市场、抢占未来的科技领先地位。
在电信领域,中兴、华为就是被选中的佼佼者,也是5G发展中共押注的对象。
3月,美财政部罕见公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信函,透露防中共5G技术扩张、严审美国科技芯片公司高通并购案。
“虽然美国仍在(5G)标准设定领域保持主导地位,但在针对高通的收购后,中共可能会填补高通留下的空白。”CFIUS的信中写到。
“考虑到对华为等中国电信公司带来的国家安全担忧,并购可能将5G的主导权让与中共,这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负面后果。”
也就是说,中美国家层面的技术之争顺延到企业层面,就是企业与企业的行业“冠军”之争。
中共不敢让人知道:企业要靠拔苗才会长
为引领未来高科技十大领域,中共计划将大量资源投向具有战略性的行业,使其冠军企业浮出水面,再推向世界舞台。
但因为企业获取这类资源不是由市场驱动,而是受政治策略驱动,所以中共的这种保护主义模式可能适得其反,鼓励企业把心思放到努力争取政府补助上而不是创新上。
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在4月激活出口禁令、陷入停摆状态就是这种状态的真实写照。过去中共投入巨资研发的芯片产业无一家能撑起该领域。
仍以中兴为例。中兴在1993年第一次进行产权重组,国有企业控股51%、民营企业占49%的股份,到1997年上市重组,国有股仍处控股地位。也就是说,中兴作为国有企业,资源部分或主要靠中共政府投入,一直是中共政府扶持的企业。
但是从财报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兴的利润是很薄的,主营业务几乎不赚钱,完全依靠出口软体增值税退税和政府研发补贴才让公司有微薄的盈利,”大陆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薛云奎日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
GovernmentCIO联邦研究经理和编辑普顿(Matthew van Putten)本周也撰文说:“从保护国内市场到通过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补贴和廉价贷款,中国科技公司要是没有政治支持,可能会(立刻)陷入危机。”
所以对中兴来说,既是中共扶持的企业,同时也可能成为美国企业的未来竞争对手,这次行为不检点触碰美国法律,外界认为,不管从那个角度看,中兴要想被轻易放生,“难”。
中美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转型之争
中美贸易结构一度令很多人不解,从出口商品类别来看,中国主要出口美国的是制造品,而美国出口给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好像违背常识。其实“中国是工业国、美国是农业国”的现状,正是反映了中美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冲突。
在中共入世后、人为制造的劳工“低”成本吸引下,美国大量制造业企业外迁至中国。此举造成两极结果。第一,美国产业流失、国内出现大量失业;第二,中国老百姓收入较低,以致影响消费。
这也是川普大选时承诺、目前一直在践行的方向——让美国制造业回流。川普在上任后的一次周例会上说:“作为总统,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复兴美国制造业,让它回到历史上的黄金期。”
“彭博社”在2015年报导说,经过对中共从2001年底入世以来的影响分析,发现从2000年以来,因为中国的低成本出口商品,美国500万工厂员工中有100万,甚至超过200万人失业。
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2000~2007年间,因为中国的进口竞争,美国失去了98万个制造业就业。他们尤其指出,对中国商品越开放的美国区域,不仅损失更多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同时也看到整体就业的下降。
美国副总统彭斯也在去年出席美制造业协会(NAM)峰会上表示,制造业和农业是美国的传统经济形式,也是美国创新的来源。“制造业代表着就业、机会和繁荣……当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必须强大才能保证美国在军事、安全、自由和经济上的强大。”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张克斯(Christopher K. Johnson)日前分析,美国的策略选择有两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选择向前看还是向后看。
“向后看就是聚焦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传统制造业就业机会流失到中国以及美国相关行业的变动;向前看就是未来知识经济(特别是服务业)以及有关中共盗用美国核心知识产权(IP)和信息技术(IT)的相关问题。”
第二个纬度就是要战术目标(减少双边贸易赤字及其相关工具,如关税威胁),还是结构性目标(应对中共产业政策、将其作为未来行业的竞争对象,考虑加大美国投资或签证限制等政策限制)。
他认为,白宫可以先在向后看以及战术目标上达成共识,同时在未来几轮对话中把握向前看以及对结构目标进行讨论。
从第二轮中美谈判结果来看,似乎也佐证了这种说法。在应对美方步步为营、推进进程时,中方允诺增加进口更多美国农产品、能源产品,同时延后讨论知识产权等棘手问题。
但问题在于,中方允诺的进口究竟有多少能成真?或者说不是肯不肯买,更可能是老百姓能不能买得起的问题。
中共不敢让人知道:谁让百姓消费不足
上述已提及在中共人为制造劳工“低”成本政策下,中国老百姓并未全部享有外国公司投资建厂的收益,反而变成“为他国打工”收入低,以致影响到消费。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曾估算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变化。她发现扣除政府消费外,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接近45%。而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是55%—70%,甚至印度也达到居民消费占GDP的59%。
总比来看,中国占全球消费市场的份额已从10年前的4%翻番至11%,但是跟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世界人口大国应达到的消费来看,仍相距甚远。外界评价说,中国在晋升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的路上“进展缓慢”。
相对中国的大量工厂、设备和研究投资来说,中国消费者的市场规模一直较小。这跟中共计划经济增长模式一直依赖工业和投资,与民争利、挤占百姓资源直接有关系。
购买力从既得利益集团转给百姓才是出路
GovernmentCIO联邦研究经理普顿认为,考虑到国家财富和收入分配格局,中共经济体是历史上最极端的经济体之一,由国家和国有企业部门控制大量国家财富和收入。
他说,中共“既得利益集团”从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增长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能掌控中共政治的红色家族都在从快速做大的国家蛋糕中获利,并希望占据更多、更大的份额。
中共目前允诺为百姓着想、计划购买更多美国产品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普顿表示:“如果中共想要永远支持跟GDP匹配的合理消费者市场,那么购买力就必须从‘既得利益’集团转移到普通中国人身上。”他补充说,“否则,消费一定会贫血。”
综上所述,中美国家层面的科技竞争避免不了,而企业层面的“冠军”之争注定要依赖出口,势必带来贸易盈余。要减少中美贸易巨额顺差,只能依靠增加进口、增加中国国内对美国商品或服务的消费。
倘若中共领导人真想解决中美贸易战,同时为百姓着想,就要把资源让利于民,实实在在让百姓富起来,愿意且能够花钱消费。否则,消费不足带来的进口效益会很有限,中美贸易再平衡将无解。
如中共继续执意维持“中国制造2025”计划打造“冠军”企业,结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多养几个扶不起的“阿斗”,以及承受一次次川普政府的“闪电攻势”,直到被迫退回到正轨为止。
来源:大纪元记者刘颖综合报导
2018-06-04
Comments are closed.